先就業再擇業成為“上策”
金融危機波及就業市場 就業寒冬如何尋找綠意
一邊是金融危機,一邊是河職院2000多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加上屆時外地高等院校河源生源的畢業生回鄉就業,2009年注定將是畢業生們找工作的“寒冬”。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這些準大學畢業生如何未雨綢繆?
記者從河職院了解到,面對就業壓力,河職院也相繼開展了各種“安撫”工作。同時,許多大學畢業生也已經開始自主四處奔波找工作,“先就業后擇業”成為不少人找工作時的心態寫照。
就業形勢略顯嚴峻
小黃是河職院電子工程系的學生。他最近四處忙著聯系工作單位,投了六七份簡歷出去后,仍然沒有接到一個通知面試的電話。昨天,幾乎灰心的他忽然接到一個公司的電話,通知他去面試,這讓小黃高興得一宿沒睡覺。
“幾年大學讀完,家里背負了很多債務,如果再不工作,爸爸媽媽快支撐不住了!毙↑S告訴記者,河源經濟條件與珠三角一帶相比差距明顯,人才相對較少,原以為像自己這樣的畢業生在這種地方可能會更受重用,沒想到剛出校門找工作是如此艱難!昂迷诠窘o了我面試的機會,并且成功應聘上崗,還能保證1500元/月的工資,這很難令人想象,我剛畢業,能有這樣好的實踐機會,我當然要好好珍惜!彼寡裕退惆堰@份工作當成是實習增加經驗也是值得的。
招聘企業同比減少
記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我市部分企業招聘職位都比往年有所減少,同時往往出現一個崗位數人競爭的現象。據悉,前一段時間,連平縣法院前來河職院招聘書記員,招聘數額為四至五名,但是前來應聘的人數卻超過30人。據河職院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柳曉夫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前來學校招聘人才的企業比往年略有減少,對于同一個崗位數人競爭的現象比以往略顯突出。
今年在河職院設攤招聘的企業有所減少。 資料圖片
據悉,河職院為了給廣大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目前也正在做大量準備工作,如適時開展現場招聘會,對外接洽招聘企業等。
月薪千元也可接受
記者對部分河職院準畢業生所期望的月薪作了簡單調查,多數學生選擇月薪約為1500元,少數人表示只要1000元就滿足。“讀書花了很多錢,是該掙錢的時候了,我當然希望工資高一點,可想想目前的形勢,如果有哪家單位能開出2000元的月薪就很不錯了。”畢業生小李這樣說道。
河職院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柳曉夫表示,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的現狀,不景氣幾乎波及了每一個角落,很多學生對于就業前景很不看好,為此,學校相繼開展了各種就業講座、就業動員大會等,勉勵學生不要灰心,盡管今年單位招聘人數有所減少,但自12月初以來,每星期基本能有3家企業前來學校招聘人才,所給的薪酬待遇也在1500元/月左右,畢業生可以考慮先就業后擇業。
在采訪中,很多畢業生均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表示“可以理解目前的全球經濟氣候”,“先就業,后擇業”才是比較明智理性的選擇。
提倡“先就業后擇業”
對大學生就業問題,柳曉夫認為,在非常時期,畢業生應以“先就業后擇業”的務實心態去先爭取就業。對“學非所用”的問題也應該辯證地看,雖然就某個專業來說可能并非自己擅長,但一個人應該全面發展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今后打下堅實的基礎。
“先就業后擇業”會不會讓用人單位有“不舒服”的感覺呢?對此,一些用人單位表示,人才的成長往往都會經歷先就業再擇業這個過程,用人單位無權反對求職者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公司提供的平臺和空間能夠讓畢業生發揮,那他們也許就把就業的點當作他們最終的擇業點,對于一些只過渡一下的畢業生,用人單位表示,人才流動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公司留不住人才,那是公司的事,畢業生有權選擇更有發揮余地的空間。
本報記者 俞冰傳 林遠宏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