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裝修氣味“熏跑”樓上住戶
“一走進家門,一股刺鼻的氣味就撲面而來。為此我們已經在外面吃住一個星期了。”市民陳女士14日致電本報稱,她家住沿江路一小區,近兩個月來樓下一家銀行一網點直搞裝修,自6月8日開始她家里出現了裝修產生的濃烈氣味,熏得她全家喉痛、口干,無奈之下當晚便搬離住所,直至昨天仍不能回家。陳女士向施工單位提出,將其家里的氣味清除干凈,并補償她全家在外吃住的費用。目前,此事正在進一步協商解決之中。
住戶:裝修氣味熏人
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住在益和花園一個單元的6六樓,8日中午,她正坐在客廳里看電視,一股刺鼻的氣味突然飄散而來。漸漸地陳女士感覺到呼吸不順,喉嚨發疼、口干,還伴有頭疼、惡心、想嘔吐等癥狀,趕緊把陽臺的門拉開加強空氣流通。陳女士的丈夫也感覺到不適,他起身查看怪味的來源。查到往衛生間時一看,嚇了一大跳,“從衛生間緊關著的門縫里,一股白色的灰塵噴涌而出,那種油漆的氣味嗆得人直站立不住。”陳女士的丈夫看到這一幕,當當即即意識到這是樓下裝修產生的氣體跑上來了。
“剛聞到就讓人難以忍受,讓人呆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身體怎受得了呢?”陳女士說。無奈之下,陳女士全家當晚就離家到賓館住了一晚。,令她沒想到的是,這種“有家不能歸”的日子竟然還在持續。直到昨天(16日),陳女士一家仍只能在賓館吃住。據陳女士介紹,住賓館后的第二天,她就到樓下的裝修場地轉了一圈,發現那里正在搞噴漆裝修。
現場:吊蘭葉子枯萎
14日下午,記者來到正在裝修的這家銀行網點,看到這里的裝修已接近尾聲,空氣中彌漫的裝修氣味并不濃厚。“噴漆工作已經完成了,因此沒多大氣味。而且我們施工時也會用風扇把氣味排出去,讓它揮發掉。”一位裝修工人說。據陳女士介紹,她所住的住宅樓有一條20多厘米寬的伸縮縫,樓下的裝修氣體就是通過這條伸縮縫,進入她家的衛生間,進而擴散到其他房間的。
一進入陳女士家,記者就清晰楚地聞到了空氣中殘留的裝修氣味。在衛生間,通往外界縫隙的窗戶緊緊關閉,一層報紙緊裹其上,馬桶里和地上都殘留著一些顆粒狀的物質。在衛生間門外的走廊里,放置著一顆吊蘭,是專門用來吸收有毒氣體和灰塵的。記者注意到,這顆吊蘭的不少葉子已經枯萎。
“樓下的油漆裝修結束后,一位搞環保的朋友應邀到我家看了一下,他認為我家的裝修氣味還沒揮發干凈,還不適宜住人,。因此我們還不敢搬回去住。”陳女士介紹說。為此,陳女士向施工單位提出,及時將其家里的氣味清除干凈,好讓他們搬回家住,并合理補償她全家此前在外吃住的費用。
進展:多方協商解決
記者14日下午在現場采訪時,正遇到小區物業公司、施工方、銀行及受影響業主在協商解決此事。據該小區物業公司黃主任介紹,他們共接到五、六戶業主關于裝修氣味的投訴。接到投訴后,物業公司已多次協調以盡快解決此事。
據該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他們與施工方簽訂的合同,施工方施工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和裝修控制要求,因裝修控制要求產生的糾紛,責任由施工方承擔。對于因裝修氣味產生的糾紛,該銀行已督促施工方盡快解決。
“按照規定,伸縮縫不具備排氣功能,是不能向此開窗戶的。”施工方負責人楊先生認為,裝修氣味侵浸入住戶家里,施工隊有責任,跟建筑結構也有關系。據楊先生介紹,經與物業公司協商,施工隊將安裝抽風機將伸縮縫里的氣體抽出,并派人幫助清除陳女士家的裝修氣味。對于陳女士提出的經濟賠償要求,楊先生表示將與之進一步協商。
本報記者 葉能軍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