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從板書到多媒體教學 從土木房到好校園 河源教育大變樣

                1978年恢復高考,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從這一刻開始,中國教育步入了新征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的教育環境不斷得到優化,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擴建校舍和宿舍,平房變為高樓,現代化教學設備代替了“粉筆+黑板”的教學方式,師資隊伍不斷擴大,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教育改革三十年 之 教學環境

          從土木房子到鋼筋水泥建筑

          如今農村學校教學環境越來越好

                走進河源市第一小學,滿眼都是活躍的氣氛,寬廣的操場上一大群學生,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籃球,龍騰虎躍;一棟棟漂亮的教學樓周圍綠樹掩映,綠草如茵;課室里書聲瑯瑯,這確實是放飛夢想的地方。
                “它有今天的變化,是我市重視教育的成果。”該校校長羅應明說。
                羅應明是恢復高考后第一屆考取師范的,畢業后先后在連平縣高莞中學、油溪中學等多所學校任教,1993年調入市區,1997年任市一小校長至今。他說,我市是一個新建市,剛開始,新市區的學生上學是到東升學校、東埔學校。后來,為了解決建設者子女上學難問題,我市在1990年辦起了市一中、市一小。但是由于當時基礎較為薄弱,教育發展還是較為緩慢。
                初辦時,社會上的人都說市一小是既不像賓館、宿舍,也不像學校的“三不像”單位。學校校園面積小,操場只是一個土坪,體育設施簡單得不像樣,校牌用很小的一塊木板做成,如果路人不注意,還不知道是所學校。窗子是推拉式,用久了就關不緊,冬天風大,直往教室里鉆,教師多數居住在學校,外來人員可以隨便進出校門。
                隨著我市對教育的重視,在上級領導及部門的支持下,市一小面貌得到很大改變。現在,學校不但建起了新的教學樓、標準的操場,而且校園面積由原來的8000多平米方擴大到10000多平方米,教學班由原來的18個,擴大到現在的40多個,教師也由原來的30多人增多到119人,而且學校的絕大部分老師都在校園外買了新房子,原來教師居住的單身宿舍現在已經改為教室,前年又新建了幾棟教學樓,全部裝修得十分漂亮,校園綠化好,是一個花園式校園,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
                不單市區學校變化快,農村學校也今非昔比,去年,羅應明回了一趟連平縣老家,到了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談起農村學校,他感慨地說:“農村學校變化大了!”
                30年前,農村學校都是土木結構的建筑。他在高莞中學教書時住的是一間狹小、陳舊兼作辦公室的平房。墻壁用泥沙批搪,兩張學生坐的長條木凳加上一塊木板就是老師休息的床,辦公桌椅用的是學生的課桌椅,教師每周都要從家里帶米、干菜來學校,辦公、生活條件十分簡陋艱苦。但是他再次回到這所學校時,其面貌已經大為不同,原來的小平房全都變成了牢固的鋼筋水泥建筑,老師都有獨立的辦公場所,教師房間的擺設用的是標準辦公用具,有的還用上了電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教育改革三十年 之 教學設施

          從一支粉筆到多媒體教學

                “一天不學習就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源城區源南鎮的黃平老師今年已經50多歲了,談起改革開放,他感慨萬千。他說:“我是過時的人了,已經跟不上教育形勢發展,已經落伍了。”
                他20多歲就進入教育戰線。那時,老師上課是三大件: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個黑板。
                教材變化不大,往往一個教案可以用上好幾年,老師每節課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復復寫字,不夠寫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寫,因為那時的黑板是用大木板刷上墨水再油漆做成的,有的墻壁不平整,往往一用力寫字,木板與墻壁相撞或者粉筆與黑板相撞總是會發出“嗵嗵”的聲音,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是干燥的天氣,一堂課下來,嘴里、頭發上、衣服上沾滿了一層白白的粉筆灰,很多老師的手指都龜裂了。如果是冬天,北風一來,靠近講臺的同學就糟了,全身也是粉筆塵。但是最要命的是春天,空氣潮濕連黑板也寫不上字,所以“板書”十分困難。為了讓學生記住知識點,只好老師說學生記,但學生記的速度慢,所以原來設計好的進度也往往被打亂,學習效果自然不好。
                上世紀九十年代,教學設施不斷得到更新,我市提出了凡中心學校要實現雙機教學,即用錄音機、幻燈機。而今,不少學校擁有自己的網站,老師有電腦,教室裝有電腦和多媒體。
                從粉筆加黑板到幻燈片、錄音機,再到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越來越先進的教學設備走進學校,走進教室。
                “那時,哪里能想到30年后的今天用電腦上課。”黃平說。
                教學工具的現代化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教師們說,以前需要到處托人尋找的教輔書,如今電腦上應有盡有;以前需要將備課內容一點點全部書寫到黑板上,如今不僅可以用電腦備課、制作漂亮形象的課件,并且隨時可以在課堂上呈現出來,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教育改革三十年 之 教師工資

          從一張欠條到一本存折

          現在老師們的工資都直接打到存折里

                連平縣上坪鎮退休老師謝雨亮直到現在還放著幾本陳舊的筆記本,筆記本里還夾著一些折舊了的小紙條。他說:“這些都是做教師以來,家庭困難學生家長向他寫下的欠條。存下來并不是想向他們追還,只是作為教育發展的一個見證。”
                謝雨亮十多歲就從事了教育事業,直到前幾年才退休。他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還是民辦教師,民辦教師的工資由縣教育局和村委會各出一部分。由于當時村集體經濟差,籌不出錢來發老師的工資。他小心翼翼取了當時村委會給他的工資欠條,捧到記者面前說:“1984年下半年到1985年底,村委會欠我共498元。”當時學生學雜費是70多元。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為了加快教育發展,當地政府要向學生收取建校費,所以學生每學期開學都要交300多元到學校。許多學生家長一下湊不到這么多錢,特別是有好幾個小孩上學的家庭就更難湊了。這些學生家長只好在每學期繳費注冊時到學校找熟悉的教師作學費擔保。但是由于當時教師的工資低,學校為保證教師日常生活開支,特別規定一個教師擔保學生人數不能超過五個。有的年輕教師怕親朋好友找做擔保,所以在報名繳費期間會躲避到其他地方。
                謝雨亮在當地教書的時間長,與當地群眾關系好,認識的人多,當然找他做擔保的人也特別多,往往擔保的學生人數都超過5個,因為擔保,有好幾年從年頭到年尾都沒從學校領過一分錢工資。有些家長未及時歸還,他時常沒錢用,吃的用的全靠妻子在家的農業勞動。有一年,他全年沒領學校一分錢,而家長又不及時還,連他小孩讀書也沒錢繳學雜費,只好找中學的老師擔保。因為學生家長難拿出錢讓小孩上學,所以,當時農村許多女學生讀到三、四年級就輟學了,能上初中的女孩子特別少。
                1997年謝雨亮民辦轉正,工資比原來多了一些。當地黨委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支持力度,工資經過幾次調整,現在,教師工資與公務員的工資基本持平,教師待遇大大提高,老師工資全部由財政統一存入存折,從而確保了教師工資準時發放到位。前幾年開始,我市農村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教師再也不用擔心被學生家長尋找,而女學生在校人數也大大增多。

          教育改革三十年 之 觀念變化

          從關注成績到關注心理健康

          市一小肖老師為學生心理輔導

                記者來到市一小心理咨詢室時,剛好遇上該校心理教師肖春花在和幾個學生聊天。肖老師說,這幾個是四年級的學生,因為第二天要進行學習檢查,他們心里忐忑不安,非常緊張,所以一起來到學校的心理咨詢室。
                肖老師和風細語地問起了小同學平時喜歡做的活動,在活動中有沒有碰到什么難題,又是怎么樣解決的,她看水到渠成,然后話題一轉就聊到了學習檢查的事上,指導他們怎么樣消除顧慮、如何放松。
                老師問他們:“還緊張么?”
                他們個個臉上帶著笑容,充滿自信說:“不緊張了。”說完蹦蹦跳跳地從辦公室出去了。
                為了做好心理教育,河源市一小成立了學生心理健康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網絡,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訂了各年級心理輔導課的教學目標,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輔導系列課程。每周每班開設有心理輔導課,結合一個階段的特點開設專題教育講座,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親切、溫暖、振奮精神的良好校園氛圍。開通校園時空站,讓學生在學校廣播站訴衷腸,每月更換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內容,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介紹典型心理障礙案例。每周二早上開設“心語課”,倡導學生寫“心理日記”,給學生提供一個傾訴心聲的平臺,讓學生放聲、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培養學生健康性格。目前,該校對老師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員培訓,其中有A證4人、B證8人。
                以前,學校對心理教育并不重視,雖然教師都要學習心理課,但是應用得較少。恢復高考后,高考成為學校的指揮棒,學校平時教學側重中英數,有的學校為了打好中英數基礎還減少了其他科目課時。考試頻繁,課有課練,單元有測試,期中有期中考,學期有期末考,除了校內考外,幾個學校又實行聯考,每次成績都要排座次。為了使學生考出好成績,老師們都布置了大量課外作業,學生都背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影響了身體和心理健康。我市教育部門對此高度重視,為了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學校取消了排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再把學習成績當作衡量教學的唯一手段,要求學校開足開齊課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我市在2006年制定并印發了《河源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規劃》,指導全市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成立了河源市青少年心理學會,分期分批組織選派教師參加培訓。從2006年至今,我市共組織培訓了3537名心理健康教師,其中有A證542人、B證448人、C證2547人。為了提高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水平,我市還特別加強了“C證培訓”授課資格教師的培訓工作。目前,我市共有13位教師申報并獲得“C證培訓”授課資格。我市各校都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教育內容進一步拓寬。心理健康教育課成為學生喜歡的課程之一。去年教師節那天,市一小畢業的好幾位學生還特地到了學校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師一起過教師節。

          本版采寫/組稿 本報記者 謝雨望






          上一篇:廣東公布養老金新方案 退休職工月均增120元
          下一篇:源城區34個行政村黨員干部足不出戶就可接受遠程教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露脸乱子伦| 黑人巨鞭大战欧美肥妇|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太太的告白韩国电影|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888奇米影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黄色免费网址大全|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色偷偷www8888|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老司机午夜在线|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视频|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免费看男女做好爽好硬视频|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爽| 清纯秘书被总经理吸乳小说|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 欧美videossex精品4k| 亚洲娇小性xxxx色| 日韩欧美国产电影| 久久男人资源站| 情欲小说app下载|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成年性羞羞视频免费观看无限|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黄色网址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