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河源“雷鋒”有了家 市志愿者聯合會昨日宣告成立
我市志愿者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資料圖片)
今天是學雷鋒日,而志愿者被稱為當代社會的雷鋒。昨日,市志愿者聯合會舉行成立大會,標志著我市10萬志愿者有了統一的組織。
聯合會一改往日分散局面
據了解,2008年全市共有登記在冊志愿者10萬余人,僅市區就有注冊志愿者33482人,眾多志愿者分屬8個青年志愿者協會,199個志愿者服務站和455個志愿者服務隊(小組)。缺乏有效組織一直是我市志愿者服務的硬傷,有與會者回憶,去年抗震救災大募捐中,各路志愿者紛紛走上街頭發動募捐,以致出現打著志愿者旗號的假募捐行為,讓人真假難辨。
市志愿者聯合會會長、團市委副書記駱滿星告訴記者,志愿者服務隊伍的散、亂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志愿者組織的社會感召力,聯合會將整合社會資源,對志愿活動統一規劃,對志愿者統一管理,推動我市志愿者事業的發展。據介紹,聯合會的會員分為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兩種,在發起階段就有市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隊、市法律援助服務隊、市紅十字會愛心服務隊等80多個志愿者組織加入團體會員,250多個團體負責人和優秀志愿者代表成為個人會員。
駱滿星表示,聯合會將積極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讓全社會都能認識到志愿者不是廉價勞動力,而是和諧社會的積極參與者,在志愿者培訓、統一開展活動、申請項目資金等方面有所作為。據了解,聯合會積極發動會員登陸省志愿者系統注冊,今后廣大志愿者參與的志愿行動、參與時間將有個人檔案,志愿者管理將更加規范,更容易讓社會認可其所做的工作。
愛心隊終于找到了組織
自發的各種愛心小分隊,一直是我市志愿者隊伍中的活躍分子,但受資金、場地、人員影響,很難正式登記,只能“掛靠”在其他組織之下,也缺乏有效的組織和管理。長期以來,這部分志愿者有了共同的呼聲,希望能有一個來自官方的正式的組織或者是機構,來對市區志愿者組織進行業務上的指導和培訓,并引導大家開展積極有效的溝通交流及互動。
李勝軍是市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隊的負責人,曾經參與組建市陽光服務隊、愛心服務隊等多個志愿者組織。“有了聯合會,志愿者有家了”,李勝軍說,以前愛心隊管理起來就靠幾個骨干來運作,各人理想信念不同,時間長了容易產生分歧,搞起活動來經常是“心血來潮”,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盲目、效果也不好,聯合會組織架構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模式,希望聯合會以后多舉行一些志愿者骨干培訓,引導各志愿群體有序健康發展。
市青年志愿者協會陽光服務隊隊長蘇遠龍說,開展志愿活動,最缺的是經費,希望聯合會能多給各團隊爭取一些項目經費,利于更好地開展志愿服務,也盼望著聯合會多組織大型志愿活動,提高全社會的關注度。
志愿者期待為世客會服務
市領導龔佐林、楊耀初、吳善平、溫文斐參加了成立大會。龔佐林號召廣大志愿者,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開展的各種大型活動。駱滿星介紹,明年“世客會”的籌備工作,志愿者服務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聯合會將按照市里統一部署,動員廣大志愿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對此,參加成立大會的志愿者們熱情高漲,當記者問其是否愿意參與其中,大家都給予了肯定的答復。來自市法律援助處的志愿者潘舜紅說,自己很樂意參與世客會的志愿服務,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鄉親展現河源客家人的風采。
本報記者 張安定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