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體系建設
基本內容: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弘揚地方特色文化,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風尚,增強城市軟實力。加強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保護、開發和利用好文化遺產;深化“兩地”文化和地方黨史、客家文化研究,編纂出版《客家古邑 萬綠河源》叢書,申報客家文化保護區,全力籌備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積極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工作和群眾性文化活動。完成全市廣播電視數字化及網絡化改造工程。
總體目標:建設文化河源。辦好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提升“客家古邑 萬綠河源”城市形象。“十一五”期間,建成客家文化公園、恐龍文化公園、市博物館和市圖書館新館。全面建設改造全市鄉鎮(街道)文化站、農村(社區)文化室,每個鄉鎮文化站實現“五個一”,即有一名專職文化干部,每年不少于一萬元基本活動經費,有一支基本的業余文藝骨干隊伍,每周開展一次以上的文化活動,藏書一萬冊以上。
進展情況:成立了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制訂了籌備工作方案。市博物館新館建設正加緊推進,爭取在今年國慶期間投入使用;市圖書館新館的選址工作已完成,立項等前期工作按步驟實施,將于2011年建成;恐龍文化公園正在招商,公園建設用地拆遷工作已著手進行摸底調查;客家文化公園已啟動規劃建設,正抓緊規劃設計。啟動了客家古邑文化叢書的編撰。102個文化站達標率為51%,1405個文化室建設已完成384個。
總體目標:建設文化河源。辦好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提升“客家古邑 萬綠河源”城市形象。“十一五”期間,建成客家文化公園、恐龍文化公園、市博物館和市圖書館新館。全面建設改造全市鄉鎮(街道)文化站、農村(社區)文化室,每個鄉鎮文化站實現“五個一”,即有一名專職文化干部,每年不少于一萬元基本活動經費,有一支基本的業余文藝骨干隊伍,每周開展一次以上的文化活動,藏書一萬冊以上。
進展情況:成立了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制訂了籌備工作方案。市博物館新館建設正加緊推進,爭取在今年國慶期間投入使用;市圖書館新館的選址工作已完成,立項等前期工作按步驟實施,將于2011年建成;恐龍文化公園正在招商,公園建設用地拆遷工作已著手進行摸底調查;客家文化公園已啟動規劃建設,正抓緊規劃設計。啟動了客家古邑文化叢書的編撰。102個文化站達標率為51%,1405個文化室建設已完成384個。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