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市人民醫院進行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演練
NW029航班201名乘客已經實施醫學觀察 確診患者病情明顯好轉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衛生部12日通報,截至5月12日7時,NW029航班233名乘客中,有201名乘客已經實施醫學觀察;3U8882航班150名乘客及10名機組成員中,有2人聯系不上,其余人已經實施醫學觀察。
5月11日,四川省確診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這是中國內地首例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目前,其他省份無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報告。目前,四川確診的患者體溫正常,病情明顯好轉,精神狀態良好。
5月11日晚,衛生部召開全國衛生系統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地衛生部門進一步加強疫情監測報告和調查處置,全面有效控制密切接觸者,強化專業培訓和演練,做好醫療救治準備和應急物資儲備,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落實防病宣傳和健康教育,確保各項疫情防控和應對措施有效落實。
“救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 市人民醫院進行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演練
醫護人員正在對“患者”進行醫療、護理處置。
轉院“患者”被隔離治療。
為“患者”測量體溫。
本報訊 為提高我市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救治的實戰能力,昨天下午,我市在市人民醫院進行了甲型H1N1流感醫療救治演練,市人民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參加了演練。我市各縣區衛生局領導,定點救治醫院人員等觀摩了演練。
昨天15時,市人民醫院門診部“發現”一位發熱患者,甲型H1N1流感癥狀明顯,得悉這一情況后,該院傳染病科迅速啟動預案,有關人員立即投入各自崗位,對門診部送來的病人進行檢查,疾控人員對該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采樣,然后作進一步處理。約15時30分,市人民醫院又接到人民醫院老院急診科打來電話,稱有一發熱伴流感癥狀、有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接觸史患者,需要運到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救治。接到電話后,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立即隨救護車出診,接回患者,按甲型H1N1流感防護規定,做好患者隔離救治。當患者入院治療后,醫生脫下防護衣時,觀摩人員看到醫生的工作服全身被汗濕透,無不被這些參加演練的醫生的工作熱情、負責所感動。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有關單位高度重視甲型H1N1流感的救治和防控工作,在整個演練過程中,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按照有關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規范進行,演練取得成功。
我市嚴防疫情傳入
本報訊 (通訊員 衛訊)前晚,全國召開了衛生系統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視頻會議。我市分會場要求,要深刻認識當前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嚴防疫情傳入。
會議傳達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有關指示精神,并部署了近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市分會場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要貫徹執行國家及省的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文件精神及衛生部門下發的相關通知要求,狠抓各項防控工作的落實。一是深刻認識當前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切實加強領導,完善組織機構,落實聯防聯控機制。二是宣傳教育工作要做細做實做到位。三是防控的應對措施要扎實,要認真做好應急物資的儲備、醫療救治預案制訂及疫情的監測和報告,特別是要落實24小時值班制。四是醫療救治工作要做足做充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做好防控、救治演練工作,要強化防控和救治培訓,做好各項應急物資的儲備。五是檢查、督促要有力,確保各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參加演練人員事后表示 對抗甲型H1N1流感有信心
昨日下午,一名“患者”到市人民醫院門診就診,經測試患者體溫39℃,門診分診臺護士立即給“患者”發放口罩,并指導其戴好口罩。“請問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去過疫區嗎?有沒有去過養豬場?”門診分診臺護士按傳染病救治有關規定,對這名發熱“病人”進行仔細詢問。經問詢得知,該患者近日出現不知原因的發熱、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癥狀。預檢臺護士填寫好調查表格后,隨即為“患者”戴上口罩,并由專人陪護到發熱門診就診……
上述情景,就是我市甲型H1N1流感救治演練的現場。記者看到,雖然醫院有很多就醫者,但大家都比較平靜,醫院秩序也井然有序。一位就醫者說,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只要做足預防措施,感染機會較小,沒有什么可怕的。
說起演練,在傳染病科負責測量血壓的朱德霞感觸頗深。她曾參加過抗“非典”“禽流感”的演練。她告訴記者,現在我市醫療條件大大改善了,對醫護工作者的防護也做得很到位,大大增強了他們抗擊甲型H1N1流感的信心。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治療”完畢后,醫生進入緩沖區即“換裝區”,這里有盥洗設施。傳染病科負責人介紹說,接診烈性傳染病人,醫生除了佩戴必要的眼罩、N95口罩、一次性頭罩外,還要穿三層防護衣,從頭到腳都要保護好,手套也是兩層,看完病在這里就會丟棄一雙手套和外衣。一次性腳罩要罩到小腿上方,接診病人后也要丟棄。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