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河源客家歷史文化具有價值 四角樓與木雕引起關注
核心提示:“河源作為純客家地區,研究雖然遲一些,但從學術研究方面來說,更具潛力。明年世客會在河源舉辦,無論從學術上,還是從現實方面,研究河源客家歷史文化都具有重要價值! 10 月30 日,贛南師范學院客家文化研究院院長羅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10 月30 日至31 日,由羅勇帶隊的贛南師范學院客家研究院客家文化考察組來我市考察客家歷史文化,其認為在客家歷史長河中,缺少了河源這個重要的環節,是不完整的。
想像力豐富的木雕
在和平林寨興井的客家圍屋里,處處可見雕梁畫棟。
隨隊考察的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錢杭對木雕有一定的研究。他說,興井村客家圍屋內裝潢精美,顯得富麗堂皇,這與徽派古民居木雕有相似性。然而從雕刻的圖畫來看,比徽派更具有藝術性,更具有想象性,觀賞性的價值也更高。
錢杭觀察注意到,古民居雕刻的圖案中有“魚化龍”這種動物,而這些在徽派則是沒有的,這種雕刻圖案是來源于日常生活而又脫離于日常生活,反映當時雕刻工匠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技藝水平。
中西合璧的四角樓
令錢杭驚奇地是,這些巨型圍屋一方面非常注重風水,圍屋內不少門的位置和方向都很奇特;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西洋風格,中軸線祠堂兩旁的橫屋有西式走廊和欄桿!斑@樣雜糅了多種文化元素的古代民居建筑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不多見!卞X杭說。
從地面上的柱礎到屋脊上的金枋脊枋,做間隔用的屏風,處處使用了鏤雕、浮雕、圓雕。考察的一些專家稱贊說,興井村客家圍屋內的裝飾文化味非常濃郁,堪稱客家民居里罕見的建筑奇葩。
錢杭說,研究興井古村落,可以探討這些古建筑沒落的原因、沒落的經過,是不是與城市化、與歷次政治運動有關。
保護古宅任重道遠
在一處名為穎川舊家的古建筑中,錢杭找了一圈也沒有看到一件滅火器。他說,作為省級古村落的古建筑,必須要配備必要的滅火工具。像這樣高大的建筑,一旦失火,救援不及,將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據了解,薰南樓在幾年前突然失火,內部結構全部燒光,2000 余平方米的精美建筑只剩下外墻。謙光樓東側外橫屋也因失火被燒毀。
“現在不少圍屋岌岌可危,屋內雜草叢生,瓦面大量腐朽掉落,需要整修。一些圍屋竟變成了村民的養雞場,破壞比較嚴重。有的農民房緊貼著圍屋墻壁興建,對這些圍屋本體以及整個景觀造成了威脅。”錢杭說。他建議政府要注意保護好客家古建筑群。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