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創模”迎來攻堅戰 5月份將向省環保廳申請初審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近日,我市召開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暨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沖刺動員大會。市委書記陳建華、市長劉小華強調,全市上下要堅定信心,在過去創模工作的扎實基礎上,乘勢而上,全力打贏“創模”攻堅戰。
會議透露,按照計劃,我市5 月底前將向省環保廳申請創模初審,7 月底前邀請國家環保部創模專家前來技術評審,10月底前向環保部申請創模驗收。目前我市創模工作在基本條件、經濟社會、環境質量、環境建設以及環境管理等五大方面26 項考核指標已基本達標,已進入申報驗收的沖刺階段。
陳建華說:“26項考核指標,我市已基本達標,但如果我們盲目自信,不能及時查漏補缺、鞏固和擴大創模成果,就難以說勝算。”
為此,陳建華強調要攻克環保設施建設不夠快、環保監管不夠到位、環境整治不夠徹底、環保滿意率不夠高等四大難題。要進一步強化創模責任,要守土有責,切實按照“誰是主體誰保分,誰丟分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問責,獎懲分明。要把創模考核與單位年終考評和機關作風建設考核掛鉤,表彰工作成效突出的單位,對因工作失職或工作不力影響創模進程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尤其是主要領導的責任。劉小華表示,攻堅戰重點要在推進節能減排、優化城市環境、完善管理機制上有新突破。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動起來,以從高從嚴、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以迎難而上、只爭朝夕的打硬仗精神,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過硬作風,確保創模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創模亮點 保護環境壯士斷腕
自2004 年我市提出創模工作目標以來,特別是去年6 月15 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創模再動員大會后,市創模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積極行動,履行職責,一些重點難點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陳建華說,2006 年,全市工業總產值不足350 億元,但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壯士斷腕,在保增長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淘汰落后鋼鐵產能,關閉小水泥廠,淘汰了100 億元左右的工業產值。此外,嚴格環保門檻,這幾年拒絕的項目就達350 多個,產值超過400億元。
在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市七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首期填埋庫投入運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實現了零的突破,河源也徹底解決了“垃圾圍城”的難題;市區東堤路截污管道工程、過江管道及泵站工程、市城南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等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日處理污水總量達12.5 萬噸的和平、龍川、紫金、源城、東源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均已完工;醫療廢物、固體廢物集中處理設施不斷完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95%以上,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為97.33%。
創模差距 軟件過軟硬件不硬
對照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對照廣大群眾對創模工作的期望,對照其他創模成功的城市,我市的創模工作還有較大差距,差距突出表現在:軟件過軟,硬件不硬。
陳建華說,一些部門重視不夠,沒有把這項工作擺上議事日程,甚至持觀望態度;有些硬件設施建設與進度要求有較大差距,甚至有的至今尚未啟動;宣傳發動不夠深入,氛圍不夠濃厚,群眾知曉率不夠高;創模資料收集整理不夠完善,工作被動等。
此外,我市節能減排任務比較艱巨,清潔能源使用率也面臨不達標的危險,要完成省下達的 “十一五”總量控制指標壓力很大;七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仍未完全建成,垃圾中轉站等配套設施還不完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尚未完全達到85%的創模指標要求;部分企業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不強,環保措施落實不到位,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運營管理等仍需進一步規范。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