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逐步開通深圳廣州及東莞到河源的旅游直通車
本報訊(記者 蔣安春)昨日,我市召開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市委書記陳建華指出,要用文化激活我市的旅游資源,逐步把我市建成旅游大市、旅游強市。
自1995 年開始,我市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旅游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了歷史性的大發展。廣東省旅游局副局長王志紅指出,把旅游作為產業來抓,在全省尚屬首例,旅游發展的“河源模式”值得全省學習。
會議指出,今年我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爭取2010 年入市旅游人數及旅游總收入比2009 年分別增長15%以上。為此,我市將以推進萬綠生態旅游度假區規劃建設為核心,進一步促進廣東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全面提高旅游業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規劃建設游客服務中心;以聯合促銷為主要方式,加大旅游線路的促銷力度,逐步開通深圳、廣州、東莞到河源的一天游、兩天游直通車;以萬綠湖和恐龍資源為龍頭,加快重點項目招商和建設步伐。
旅游業已成為各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河源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市長劉小華提出,河源旅游要突圍,關鍵要在“特”字上下功夫,要抓好生態特色、溫泉特色、文化特色、恐龍特色四大主題;同時,要加強招商引資,打造產業“航母”,嚴格實行旅游開發“無績效退出機制”。
陳建華說,生態旅游作為我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市要更好地發揮“山、水、林、泉、人、文、龍”七脈資源的優勢,做好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引進戰略合作者,對這些資源進行逐步、有序地開發;要用文化激活旅游資源,提升景區景點的品味;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抓緊調研,努力把我市建成旅游大市、旅游強市。
市領導黃建中、吳善平、吳有必、蔡松貴等參加會議。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