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東江西路十月底前可通車 大道通南北 車馬可東西
東江西路將成為市區連接東源縣城的重要交通紐帶。
昨日上午,陽光熾熱。勝利大橋西橋頭下,機器轟響,施工車輛往來穿梭,黃沙彌漫中,一條筆直寬敞的大道正向北延伸。這是東江西路的施工現場。
東江西路是市區連接東源縣城的南北走向的城市主要景觀交通樞紐。記者昨日從市土地儲備中心了解到,目前,東江西路范圍內征地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建設量已完成40%左右,10 月底前可完工并交付通車。
工程量已完成四成
東江西路是我市今年要辦好的“十件實事”之一。它南起勝利大橋,北至緯十六路,道路總長 3.16 公里,路寬46 米,其中主車道 24 米,兩邊人行道各8 米,綠化帶各3 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混凝土路面,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道,設計車速為每小時50 公里,計劃投資1.42億元。
在設計上,東江西路有很多人性化的亮點。比如,為避免人行橫道過長,道路的中央綠化帶上盡量設置了行人安全島;設計有寬半米的盲道,人行道則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單位出口等設置緣石坡道。此外,按照相關要求,在道路兩邊,間距500 至700 米,共設置了 5對港灣式的公交停靠站。
去年12 月15 日,東江西路正式開工建設。據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在克服前段時間大雨連綿的惡劣天氣后,目前,該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約1 公里的路基建設,鋪設排污、排水管道3800米。
“為在世客會前通車,我們加班加點,經常連夜施工,并加大了機械設備和人力投入。”該負責人說,接下來,施工方將加快開通緯十四路東段,保證東江西路與越王大道的貫通;成立專責的突擊小組,加快征地拆遷遺留問題的處置;并采用“倒計時”的施工方法,確保東江西路能依期、高質量、高標準完工。
連接東源縣城的紐帶
東江西路是市區路網主骨架之一。市土地儲備中心主任傅運光認為,該道路開通后,對我市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優化發展環境,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它將進一步完善市區道路網絡,成為連接市區和東源縣城的主要紐帶。傅運光說,目前市區到東源縣城約3 公里,可走205 國道和越王大道,東江西路建成后,就成為了第三條紐帶。“三只手相握,市區和東源縣城就抱得更緊,聯成了一體,人流、物流的往來將更順暢。”他說,兩個地域的房地產開發,商貿、物流的發展都將極大地得利。
其次,它可進一步帶動東江西岸的土地開發。事實上,東江西路工程是屬于東江西片區三個土地儲備項目的一部分,是其重要的配套項目。“在城市的升級擴容中,搭建好道路的骨架,使經脈暢通,城市才能煥發出最大的活力。”傅運光認為,該道路完工后,將帶動東江西片區土地升值,加快其建設步伐。
此外,東江西路的建設,有望在市區打造出又一個城市濱水公園。傅運光說:“ 作為兩江四岸景觀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東江西路東臨東江,西靠未來城市中心區,可塑性極強。”據了解,在道路建設時,東江西路與東江之間已預留了約15 萬平方米土地,可用來造景和設置濱水項目。本報記者 蔣安春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