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院院長到我市視察時指出大審判機制緩解法官斷層
本報訊(記者 黃曉晴 通訊員 李文苑)8 月6 日至8 日,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鄭鄂到我市法院調研視察,市委書記陳建華會見了鄭鄂一行,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彭定邦陪同調研。
鄭鄂一行視察了市中級人民法院及紫金、龍川、和平等三縣法院和基層人民法庭。鄭鄂說,河源法院有些工作在全省乃至在全國都很有影響力。一是在加強少年審判工作方面,河源法院撰寫的有關調研報告在《人民法院報》上發表,最高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閱后專門作出重要批示,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二是河源法院成功申報最高法院重點招標課題“關于建設學習型法院的調研”,積極推進“學習型法院”的建設,文化亮點多,走在了全省法院的前列。此外,他還指出,河源市中院法官注重做調解工作,努力促進案結事了,一審民商事案件調解撤訴率達86.67%,這在全省中院中是最高的。
鄭鄂指出,河源法院的工作取得較大的進步得益于不斷地改革創新:在基層法院推行“大審判機制”,緩解了山區法院“法官斷層” 難題;成立了法律救助研究會,擴寬了法律救助途徑;狠抓訴調對接,建立調解激勵機制,調動起了法官調解案件的積極性;完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在未設有人民法庭的鄉鎮的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設立了人民法院信訪調解立案巡回庭,依靠基層干部和社會各界的力量主動服務,使大量的社會矛盾糾紛在進入法院訴訟前得以化解;推行“主動執行”機制,使執行到位率上升了20個百分點。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