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舟 大愛之曲
人類前行的步履,總是孜孜矻矻。
災難面前的人類,總是生生不息。
2010年8月15日,全國哀悼日,我們下半旗志哀,為在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的我們的同胞。這是自汶川地震以來,國旗第三次為蒼生而降。是一國人民大愛的表達,為受苦受難的百姓祈福。
8月8日凌晨,舟曲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雨,為何打得這般疼痛;泥,為何流得這樣兇頑。截至8月14日,已有1239人遇難,505人失蹤。災難再一次告訴我們:人類最大的損失就是生命的損失,我們最大的悲慟就是失去親人同胞的悲慟。
舟曲,美麗的舟曲,原本是“隴上桃花源”,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南邊毗鄰世界著名旅游勝地九寨溝,境內有宛若飄帶的白龍江——藏語稱為“舟曲”;這里有勝似江南的采花節,這里有人間仙境拉尕山,這里有全身是寶的美麗沙棘果,這里甚至還是大熊貓的故鄉;然而,一場驚世的山洪泥石流,讓月圓村滅村,讓縣城三分之二的面積受淹,讓這里的多少土地變得面目猙獰……一場抗擊山洪泥石流的奮戰,再一次考驗我們的神經、我們的意志、我們的力量。
舟曲舟曲,生命之舟,大愛之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不斷,脊梁不彎。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人類的諾亞方舟,只能依靠人類自己創造。
哀悼之時,我們低下頭顱深深思考,如何避免災難再次發生。平安是福,人類最大的幸福希冀,恰恰不是屢屢迎來因災難而設的哀悼日,而是平平安安。可我國至少還有1.6萬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與舟曲類似,直接威脅700多萬人的生命安全。此地和彼地,人類都要幸福平安;預警和防范,我們責任重如泰山。
生命之舟,須在平時造就;大愛之曲,要在日常譜成。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舟曲由于森林資源豐富,在1950年代就拉開了林業開發的帷幕,半個世紀來,“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后是礦產,對于自然資源的掠奪就像嚼甘蔗一樣,一節一節地把舟曲嚼干”……生態植被超限破壞,水土流失日益嚴重。
我們的山川、我們的田野,一次次告訴我們:比金山銀山更重要的,恰恰是綠水青山;人類需要悲天憫人情懷,人類需要敬畏上蒼之心。
造就生命之舟,譜寫大愛之曲,預警之際就要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可有半點馬虎。一年前臺灣發生“八八水災”,泥石流吞滅美麗的小林村,臺灣職能部門此前已發布泥石流紅色警戒,但對“野溪”危險評估級別太低,僅僅警示了周遭5戶民宅;舟曲1991年設立了兩個泥石流預警站,曾經成功預報滑坡7處,也很遺憾,監測點沒有覆蓋此次事發地段……
這一切都教育我們:造就生命之舟、譜寫大愛之曲,一定要杜絕兩大人為因素:一是對植被和地質的日常毀壞,二是對山洪泥石流暴發失察失警。平常保護綠水、呵護青山,這就是建造“諾亞方舟”;及時監察預警、及時轉移百姓,這就是登上“諾亞方舟”。
大地需要恢復植被,人類需要平復創痕。絢麗的山川,百姓的福祉。只要消停侵蝕,山川百草一定會生生不息;只要關愛備至,人類生命一定會生生不息!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