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下撥救濟款2640萬 全倒戶最高可獲賠付1萬元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劉國華)記者昨日從市民政部門獲悉,截止目前,我市下撥自然災害救濟款達2640 萬元,發放救災物資折款143 萬元,救濟災民達 88866 人次。同時,全市共接收 “扶貧濟困”捐款5179.21 萬元,現已到賬4593.32萬元。
目前我市正值主汛期,最近臺風“燦都”正面襲擊我省,致使部分市縣損失嚴重,下半年還有可能發生嚴重的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市民政局相關人士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視,特別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要認真做好轉移安置災民需要的吃、穿、住等救災應急物資的儲備,做好救災工作,切實安排好困難災民生活,根據災民的損失情況,存糧多少、務工收入、自救能力的不同,分門別類,建立《災民救助花名冊》,制定救濟方案,對全倒戶、糧食絕收戶、緊急轉移的災民進行救濟,保證災民 “五有”,即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生病能得到及時救治,確保災區社會穩定。
據介紹,目前全倒戶重建省級補助標準提高到每戶6000 元,全倒戶賠付最高可達每戶1 萬元。為此,市民政局相關人士還提出相關災區要全力以赴,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采取積極措施,加強督促檢查,落實全倒戶重建配套資金,確保在2011 年元旦前幫助全倒戶建好新居。
深圳推出扶貧新模式
本報訊(記者 黃丹 通訊員 歐陽春霞)看著兩個孩子分別接過深圳羅湖區文錦中學贊助的2000 元學費補助,東源縣澗頭鎮礤娥村村民肖正沛終于松了一口氣,孩子離大學校門又近了一步。
據悉,肖正沛家是礤娥村的貧困戶。今年家里的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這一筆巨額學費從哪里來?羅湖區文錦中學了解情況后,分別為兩個孩子送上了2000 元的學費補助,解決了肖家的難題。
據了解,羅湖區教育局自去年 12 月份確定幫扶東源縣澗頭鎮礤娥村以來,便采取分片包干,將全村114 戶貧困戶的幫扶任務分到轄區50 所公辦學校和兩個直屬事業單位,落實每所學校對應扶貧2 至3 戶貧困戶。并投入150 多萬元通過實施產業和助學扶貧。同時,羅湖區教育局還推行“企業+ 農戶+學校”普惠新模式,在全區 50 所學校設立自動飲水機,統一飲用東源縣綠源水廠天然純凈水。每桶水礤娥村將受利1.00 元,每一瓶瓶裝水礤娥村將受利 0.2 元,并可解決了30 至50 名貧困戶的就業。據預計,今年底將有 60%以上貧困戶脫貧。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