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補齊短板迎接創模沖刺——訪市環保局局長何明亮
創模讓河源的天更藍水更清。
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效提高居民環境質量,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已經進入申請驗收的沖刺階段,市“創模辦”聯合我市各新聞媒體開展了此次創模專題訪談活動,以期讓全市人民進一步了解創模、關心創模和參與創模。首期請看本報記者對市環保局局長何明亮的專訪。
市環保局局長何明亮接受專訪時表示,目前我市已完成26項創模考核指標中A 類資料所涉及的 130 項工作內容,基本完成B 類支撐材料所涉及的約1112 項工作的 92%,創模工作進入攻堅克難階段。
何明亮透露,在市環保局的大力推動下,兩項難點工作近期取得突破,一是七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有望在10 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污水處理廠污泥規范化處置項目本月可完成招投標階段,確定中標單位后立即開工建設。
城市變靚公眾滿意
今年以來,家住東埔河邊的李阿伯發現,周圍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澈見底的溪流又回來了,河邊散步再也聞不到異味了。這些變化,要歸功于市區“污龍過江”和東埔河整治工程,歸功于我市大規模的環保硬件設施建設。何明亮介紹,幾年來,我市先后完成了市區東埔河、鱷湖和和平彭寨河、東江龍川縣城段等河涌整治,城區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地表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交接水域水質達標率均達100%。
目前,全市已建成日處理污水總量達22 萬噸的8 座污水處理廠,實現了省政府提出的污水處理廠建設一縣一廠的目標,市區實現了跨江輸送污水的重大突破,另有7 座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新豐江水庫庫區5 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正在籌建。
創模工作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公眾的肯定。何明亮介紹,國家統計局河源調查隊的調查數據顯示,2009 年度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滿意率超過86%,而 2006 年8 月的一份摸底數據顯示,市民對環保的滿意度還不到60%,遠低于創模所必須達到的指標。
多管齊下全面控制
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是環保局各項工作的重點之一。何明亮介紹,近年來,我市先后組織實施“寧靜”工程、“藍天”工程和“潔凈”工程,分別對市區各種噪音污染進行專項整治,對機動車尾氣污染進行了全面整治,對一些空氣污染企業如陶瓷生產企業進行了整改,對市區300 多家違法排污的酒樓、賓館和學校餐飲部進行了專項整治,對規模養豬等農業面污染開展了專項整治。通過系列整治行動,城市環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提升。
同時,為了保護環境,近年來我市共淘汰落后鋼鐵產能362 萬噸、水泥產能43 萬噸,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達的指標范圍內,去年我市被評為“中國節能減排二十佳城市”,在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的過程中,嚴禁引進和建設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嚴重難治理的項目,全市共拒絕了 400 多個總投資達500 多億元的有污染項目,新建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了創模要求。
攻堅克難全力推進
何明亮說,我市已進入創模申報驗收前的最后沖刺階段,但仍有部分創模的硬指標還未完全達標,一是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和污水處理廠污泥規范化處置項目需不斷推進,二是創模資料的規范性還有待提高,三是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的力度還不夠。何明亮說,這些都是創模工作的短板,必須全力以赴去補齊。針對難點問題,何明亮介紹,七寨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問題,我們正在加緊推進,力爭10 月底完工投入使用,污水處理廠污泥規范化處置的項目,已經公開招投標,預計本月可以找到中標單位,有關部門創模資料歸檔問題,正要求各個職能部門9月底應該完成任務。
本報記者 張安定 通訊員 黃佑添 張勇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