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圣火昨日在我市傳遞有市民為觀盛況來回乘電梯
昨天上午,市委書記陳建華(右)與亞運火炬河源傳遞活動第一棒火炬手歐爭濤共同展示亞運火炬“潮流”。當天,第16 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在市區舉行,活動全程9.6 公里,共80 名火炬手參加河源站火炬傳遞活動,超過10 萬名沿途群眾載歌載舞為亞運加油,展現“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的城市形象。本報記者 胡青松 譚興孚 攝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潮流” 照亞運,圣火亮河源。昨日,隨著市委書記陳建華宣布“第16 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河源站活動開始!” 熠熠閃耀的亞運圣火,從文化廣場開始了“和諧之旅”中精彩紛呈的一段里程。80 名火炬手高舉“潮流”火炬,手手相傳奧林匹克精神和亞運精神,一路牽起河源市民的誠摯祝愿和五彩夢想。
昨天一大早,市文化廣場上紅旗飛舞,彩球飄揚,人頭攢動,喜慶和歡樂寫在人們的臉上。上午9 時許,火炬傳遞起跑儀式正式開始。市委常委、副市長楊耀初在致辭中表示,河源是本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廣東省內的第11個城市, 340 多萬河源人民有幸參與、分享亞運圣火的傳遞,見證這一舉世矚目的歷史時刻,共享廣州2010年亞運會的榮耀,倍感光榮與自豪。相信傳遞活動能讓亞運精神得到更廣泛、更深入的傳播,也能充分展示河源客家古邑的人文氣息、建設成就和人民的精神風貌。
在現場數千名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市體校優秀舉重教練歐錚濤從陳建華手中接過“潮流”火炬,開始第一棒的傳遞。在 9.6 公里的傳遞里程中,“潮流”火炬經過市體育館、建設大道、河源大道、茶山公園、市政府大院、市人大大樓等多個標志性建筑和新市區幾條主干道,最終回到文化廣場結束。圣火所到之處,都被歡呼聲熱情擁抱,點燃了全城的希望與夢想、激情與快樂。
10 時40 分,最后一棒火炬手、我市民營企業家張國權健步來到收火儀式現場,與市政協主席陳志干一起高舉火炬點燃了圣火盆。副市長吳有必代表我市上臺接受第16 屆亞運會組委會領導贈送的火炬和證書。在激昂的音樂和現場觀眾的熱情歡呼下,圣火護衛隊員將圣火盆的圣火引回火種燈中,熄滅圣火盆,并宣告河源站的火炬傳遞活動圓滿結束。
二千警力保平安
昨日上午,第十六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在市區舉行,3 個多小時里2000 多名民警守護著9.6 公里路線,確保了火炬傳遞在我市圓滿舉行。
為確;鹁鎮鬟f活動安全順利進行,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彭定邦任總指揮的亞運火炬傳遞活動河源站安保工作總指揮部,制定了火炬傳遞活動安保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先后組織了兩次亞運火炬傳遞安保演練,確保了昨日的火炬傳遞安全順利。下午2 時,亞運火炬傳遞運行車隊在安保警力護送下安全離開河源市轉場往韶關市。
刁城幫 河公室 攝
清晨去追“潮”自在“潮流”中
“走,看火炬去!”
昨日一大早,人流開始涌動著向一些特定的區域聚集,無論是年輕的,還是年邁的臉龐上,都閃動著一份特殊的光芒:有一些興奮,一絲激動。
路上,四處可以見到賣小國旗和亞運會旗的人。人們把一些小國旗貼在臉上,手里拿著小旗子迎風揮舞;一些年幼的孩子,則在頭上綁上紅色的飄帶,上面那“亞運加油” 的字,把稚嫩的臉映得紅紅的。
沿江路的一側,早已被人流擁擠成一面幾里長的“墻”。在文化廣場門口,歡呼聲一陣接著一陣,不斷舞動的國旗喚起人們的熱情。人行道的花臺上,路邊的摩托車上,旁邊社區的臺階上……一切 “制高點”上,都有人“占據”。他們伸長脖子,踮起腳尖,目光,向著同一個方向:廣場出口。
九點一刻,當廣場的大屏幕顯示亞運圣火已經點燃,第一棒火炬手開始起跑,一股被放大的歡樂洪流,便如同投石入水后泛起的漣漪,以廣場為中心,開始向街道兩邊擴散。而當舉著火炬的紅色身影出現在大家視線中,這份激動就爆發成巨大的歡呼。這一刻,“亞運加油”、 “河源加油”的聲音,響徹天空。
人們興奮的臉上,有一種神圣的帶有膜拜的表情,干凈而富有激情。
火炬手舉著“潮流”在奔跑,歡呼則追趕著“潮流”向前。而更遠處,無數翹首以待的人興奮地揮舞旗幟,掀起一片紅色的波浪。
這一刻,不僅是文化廣場門口,在火炬傳遞的路線上,還有更多的人都在期待“觀火”、“逐潮”。 “我感到很榮耀,很自豪!”在建設大道一處工地門口,來自湖南懷化的荊先生坐在小板凳上,不時向著火炬到來的方向張望。他和200 多名工友已經在這里等了一個多小時,而當天,他們就要離開河源。
“這是歷史時刻,我一定要把它記錄下來!痹诤釉创蟮溃粋攝影愛好者背著相機,焦急地尋找著拍攝位置。他已經追著“潮流”趕了幾個地方,但因為人流太密,一直找不到好的拍攝點。
火炬手經過的路線上,店鋪的老板放下了手中的活;路人拿出手機,打開拍攝功能;父親則把年幼的孩子舉到肩頭……
有一道來自太陽的火焰,在這個早晨,熾熱了我們的眼睛,滾燙了我們的內心。
本報記者 蔣安春
為了看一眼 來回乘電梯
本報訊(記者 張安定)有市民為了能看到火炬傳遞的盛況,在長鴻花園大門處來回乘坐扶手電梯。這是記者昨日上午看到的有趣一幕。
長鴻花園大門口正對文化廣場,成為市民觀看火炬傳遞的首選位置。9 點不到,大門寬10 余米的階梯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晚來的人找不到位置,打起兩側扶手電梯的主意,有人上了電梯便向后轉,往文化廣場望去,瞧一瞧火炬來了沒有。
記者看到,在火炬即將出來的時候,有市民就這樣來回上下電梯,雖然總共只有20 多秒的時間,他們卻依然樂此不彼。
工地觀火炬 工友樂開懷
本報訊(記者 張安定)為配合火炬傳遞活動,沿途工地昨天上午全部停工。記者在建設大道的幾處工地看到,平時勞作的農民工,利用放假觀看火炬傳遞。
來自湖南懷化的荊師傅,在建設大道東某樓盤做模架工,看完火炬傳遞就要離開河源。早上 8點不到,他就與200多名工友一起,在馬路邊等著看火炬。
建設大道沿線的各個工地,眾多工人都乘著放假,翹首期待火炬手的到來。他們紛紛搶占有利地形,土堆上,吊籃里,都有他們的身影;鹁媸纸涍^時,工人們發出陣陣歡呼,在勞動的閑暇享受這難得的歡愉。
放飛和平鴿 有我的22 只
本報訊(記者 張安定)家住新江一路的盧先生昨天特別激動,因為放飛的1000只和平鴿里有他家的22只。
盧先生養信鴿有一年多時間了,前天晚上將自己精心挑選的22 只鴿子,交給了市信鴿協會的工作人員。盧先生說,能為亞運出一份力,自己很光榮。11點鴿子起飛的那一刻,自己很興奮。當盧先生回到家時,22只鴿子已經一只不少的飛了回來,他趕緊撒了把食“慰勞”了一下。盧先生說,放飛的不只是和平鴿,還是好運鴿,希望這些鴿子能將和平和好運散播到四面八方。盧先生還透露,自家的鴿子還將在世客會上亮相。
酒店截明星 市民舉“潮流”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趕緊幫我也照一張!”昨日,亞運火炬傳遞河源站第一、二棒火炬手剛走出文化廣場,不少市民就相擁著要與“潮流”合影,希望留下美好的歷史時刻。
第一棒的歐爭濤和第二棒的吳有必在結束火炬傳遞后便回到了住宿酒店,剛到酒店大堂,他們就被酒店的工作人員圍住了,紛紛上前要與“潮流”合影。兩位火炬手見大家如此熱情,也慷慨地讓大伙親密接觸“潮流”。有幸舉起“潮流”的張麗花告訴記者: “沒想到能幸運地接觸到火炬,雖然不是真正的火炬傳遞,但摸到火炬的那一刻,自己還是感覺很幸福、很激動!
每天跑步二百米 只為榮耀兩分鐘
“這是我人生中最精彩、最榮耀、最難忘的兩分鐘!68 歲的李萬源是這次火炬傳遞活動中年齡最大的火炬手,說到傳遞亞運火炬,他難掩激動。
“剛開始跑的時候,心里很緊張的!崩钊f源是第三棒,他從副市長吳有必的手中點燃了自己的火炬;顒忧埃秃蛥怯斜厣塘亢昧,傳接棒的時候,要做三個動作:擊掌、接火、兩人一起舉起火炬,“當時要一邊跑,一邊和觀眾招手致意,心里緊張,護衛的人就說:跑快點。”
為了跑好這短短的120 米,當選火炬手后,李萬源每天晚上都堅持進行200 米的慢跑,“以前也打羽毛球、乒乓球,注意鍛煉,所以身體沒問題,跑完后一點也不累。”
李萬源說,亞運火炬他要好好珍藏,要做為“傳家寶”,“我要把這份榮耀,當作人生繼續前進的動力,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余熱!
蔣安春
最小火炬傳遞手 希望媽媽來助威
第79 棒火炬手李文玲,是名摔跤運動員,今年只有14 歲,是參與傳遞的火炬手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李文玲老家就在紫金藍塘,但遺憾的是沒有親人到現場給她助威,感受她作為運動員參與火炬傳遞時的那份光榮。
火炬傳遞前一天,記者問她:紫金這么近,父母應該會來看火炬傳遞吧?她的回答是沒有。李文玲說,父親在外地做工,母親一人在家,還要照顧弟弟,自己其實很想她來看一下的。第79 棒火炬手的傳遞路線在文化廣場,兩側正好沒有觀眾,李文玲在護衛隊的陪同下,跑完了這120多米。
李文玲說,傳遞火炬比進行了一場摔跤決賽還緊張,剛上場時手心都在冒汗,這讓她暫時忘記了親人不在的遺憾,雙腳不聽使喚的跑完了全程。由于年齡限制,李文玲參加不了廣州亞運會的選拔。傳遞完火炬后,李文玲沒有時間回家,得馬上趕回省體校進行訓練。她告訴記者,她近年的目標是進國家隊,爭取參加下屆亞運會。
張安定
七十高齡不言老 激情表演助傳遞
“心情非常激動,非常澎拜。能夠為我們亞運會出一點微薄之力,感到非常驕傲和榮幸。”昨日,亞運會火炬在我市傳遞,來自我市木蘭拳協會等團隊的表演人員露出無比激動的心情。
“很多隊員清晨6:30就起床來到現場等候亞運會火炬傳遞開始。”木蘭拳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她們派出了兩個隊伍,參演群眾最高年齡有70 多歲,一個是腰鼓隊,在起跑點市文化廣場進行表演;一個是太極功夫扇,在火炬傳遞路段市會議中心門前進行表演。
此外,市老體協也派出人員在火炬傳遞路段進行了秧歌舞、太極柔力球表演;客家迎客民間藝術團表演了中華琴,廣播電視大學表演了健美操等節目。用她們富有河源特色的文藝表演,歡快的舞步迎接亞運火炬的到來,為廣州亞運會助威加油。
黃仕忠
酒店服務質量優 嘉賓言稱河源美
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給前來我市參加亞運會火炬傳遞的相關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稱在河源吃得好,住得舒適。
按照亞運會相關要求,我市加強對定點酒店、餐廳餐飲的安全監督。對定點酒店派駐多名執法人員,在現場監管餐飲食品安全,檢查廚房衛生、食品直接制作人員健康證明等。對購貨采購的索證索票情況進行檢查,確保供貨方必須有合格的經營證照。對豬肉類食品必須從市肉聯廠進貨,并索取經檢疫檢測合格報告書。
對接待賓館酒店、舉辦場所內外餐飲服務單位進行駐點監督,有效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確;顒拥捻樌M行。
黃仕忠
河源新聞網對亞運會圣火在槎城的傳遞即時報道詳見:http://www.hynews.org/news/2010/1024/article_13992.html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