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幫扶情意深 貴嶺村“窮兄弟”昨喜迎“廣州親戚”
駐村幫扶情意深 貧困鄉村來遠親
貴嶺村“窮兄弟”建起新房迎來“廣州親戚”
11月11日,河源市區很多單身者忙于慶祝“光棍節”。而這一天對于連平縣隆街鎮貴嶺村村民葉長根和葉長勇兩兄弟來說,是個好日子。當天,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資助兩萬元,幫他們建起的新房封頂。兄弟倆燃放起鞭炮,迎接前來給他們道喜的“廣州親戚”——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古展群及其所帶領的駐村干部。
扶兄弟一把 援建起新房
“蓋起來了,我很高興,祝賀你。”鞭炮聲一停,煙霧尚未完全消散,古展群開口了。葉長根和葉長勇兩兄弟上前與來訪者一一握手道謝……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容。
貴嶺村有325戶1735人。該村將近4成村民屬于貧困人口。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小孩。2009年9月開展扶貧雙到工作以來,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采取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方式對33家貧困戶進行幫扶,其中幫扶17家貧困戶改造危房,對其他貧困戶則根據具體情況,通過發展養殖業實現脫貧,讓貴嶺村發生了巨大變化。
葉氏兩兄弟由于送子女讀書,負擔過重,家庭貧困,一直居住在已成危房的泥磚瓦房里。今年6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拿出2萬元幫扶葉氏兩兄弟建設新房。葉氏兩兄弟當時也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建設新房,但得此幫扶后,他們有了戰勝困難的信心,通過“幫扶一點,借一點”建起了新房,新房11月11日封頂,準備裝修好后在春節入住。
授村民以漁 造血型幫扶
村民葉應群62歲,患有老年性的肺氣腫,稍微干些重活就氣喘。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駐村幫扶人員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決定讓他發展養雞,并給他送去有關養雞技術的書籍和幫扶金7000元,經過幾個月的養殖,葉應群家賣出三批雞,增加了2000多元收入。
今年4月份,貧困戶葉有波想建豬舍,但缺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領導得知葉有波想通過養豬脫貧致富,籌集了7000元,幫扶他建豬舍,買種苗。如今他家所養殖的活豬已發展繁育至20多頭。葉有波決心把養豬業越做越大,盡快脫貧致富。
古展群在走訪該村的幫扶對象后,表示:“我們將抓好已開展項目的落實工作。爭取讓17家貧困戶春節前能搬進新房。此外,打算幫扶貴嶺村修好村道,解決交通問題,然后將根據幫扶的進度和落實情況,明年再采取一些幫扶措施。”
河源新聞網記者 黃質旭 黃國慧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