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晚會:鄉情濃濃鄉韻悠悠 演繹客家河源千年華章
開幕式主舞臺的“圍屋”造型,讓客屬鄉親找到“回家”的感覺。朱許龍 攝
與市文廣新局副調研員張冠初接觸過的人都清楚,他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走路迅疾如風,說話鏗鏘有力,辦事則干凈利落。
最近,張冠初路走得更急了,因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現在,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腦子里千頭萬緒的!
張冠初是第23 屆世客會開幕式晚會 “大型歌舞史詩:古邑情·客家親”的總統籌。這是第23 屆世客會的重頭戲之一。開幕式在即,統籌節目彩排、協調舞臺搭建、安排人員食宿……他忙得腳不沾地。
不過,張冠初的精神勁頭反而更足了,眼里的興奮難以自抑:“這臺晚會,是建市以來最高規模、最高水平的,一定能讓市民和客屬鄉親們震撼一把!
歷時一年精心籌備
張冠初的自信在于,開幕式晚會是市委市政府歷時一年精心打造的一臺文藝盛宴,無論是節目的創意、編排,還是舞臺的設計,都堪稱精品。
去年底,張冠初接到了籌備開幕式晚會的任務。在他的大半輩子里,都是與文藝工作打交道,也曾策劃組織過多次大型晚會。但是,在接到任務的那一刻,他就很清楚,這臺晚會有著不同于以往的沉甸甸的分量:“全球客屬鄉親都關注著世客會,關注著河源,我們要用什么形式來展示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展示河源的風土人情?”
市委市政府特邀了有“南粵山花”之稱的南方歌舞團來創作整臺晚會。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和素材,南方歌舞團的音樂、舞美、作曲、撰稿等創編專業骨干多次到我市采風。每一次,張冠初都全程陪同,安排采風團一行觀看各地最有特色的客家建筑、民間文藝表演,聽客家山歌、采茶曲等鄉土音樂,感受河源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采風團收獲頗豐,很快就定下了整臺晚會的框架,并把一些節目分解到各縣區的專業演藝團體,又先后派出6 組導演到我市指導創作。而張冠初,則開始奔波往返于各縣區,組織人員對節目進行創編、排演。
展示“大客家”理念
據張冠初介紹,開幕式晚會的創作,不僅選取了我市文化發展歷程中積淀下來的藝術精品,深入挖掘最能體現我市民族、民風、民俗的民間藝術元素,還汲取了梅州等客家地區的山歌因子,體現了“大客家”的理念。
“這些節目,90%是新編排的!睆埞诔跽f,節目的內容、編排注重創新,但所使用的音樂元素,卻是大家所熟悉的客家音樂,客家味道純正。
整臺晚會分為序幕、尾聲和上、中、下三個篇章。“序幕”由童聲演唱《趙佗爺爺下嶺南》,將重現趙佗南下的場景;上篇為 “河之源”,演繹河源客家歷史軌跡;中篇為“彩之源”,展示河源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和古邑客家風情;下篇為“綠之源”,展現今日河源的魅力和美麗畫卷;尾聲“千年等你回”,抒發河源人民期盼天下客家鄉親會聚河源。
“每一個篇章之間,我們都安排了童謠演唱,把整臺節目串聯起來。”張冠初說,這些節目生動地濃縮了河源客家的歷史,富有詩意地展現了客家人的精神風貌,反映河源客家人的生活、情感、精神、文化,展示河源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晚會集藝術、歷史、民俗于一體,風格迥異,融合多種藝術表現手段,舞美、燈光、服裝有機結合,編織成一臺熱烈、絢麗、大氣的開幕式歌舞史詩。
值得一提的是,晚會參演人數最多的一個節目——《古邑客家風情》,將在8 分鐘的時間里,展示花燈舞、涼帽舞、春牛舞、紫金花朝戲等最具河源特色的民間文藝。
據了解,參演整臺晚會的,除了南方歌舞團的一百多人,還有市歌舞團,龍川雜技團,龍川、連平、東源等5 個專業團體以及河職院、廣播電視大學、河源武警支隊的業余演員,共600多人。
客家圍屋隱竹林斜坡盡頭有我家
開幕式舞美設計 梁溪清表示:整個舞臺的創意就是竹林中的客家圍屋
記者見到梁溪清的時候,他正在文化廣場指導工人們搭臺子。在他旁邊,一座高大的圓形“圍屋”已初見雛形——這是第23屆世客會開幕式的主舞臺。
梁溪清是世客會開幕式的舞美設計。說到舞臺創意,他表示,選擇圍屋,是為了讓客屬鄉親們來到這里,就能想起自己的家鄉,找到“回家了”的感覺。
圍屋讓人想起家鄉
從一年前開始,梁溪清曾6 次到河源采風。
“我們看了很多客家建筑,特別是圍屋,半圍的、方圍的、全圍的!绷合逭f,這次的采風對他觸動很大,對客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曾經看過一張地圖,發現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客家人。” 那么,全球各地的客家人將會聚河源,要設計一個什么樣子的舞臺,才既能適合展示具有客家風情的節目,又讓客屬鄉親們感到親切、熟悉呢?
梁溪清選擇的是圍屋,“圍屋是最能代表客家的主體形象!笨蛯汆l親們來到這里,看到圍屋,就能想起自己的家鄉,想起自己的童年,有“回家了”的感覺。
選擇圓形圍屋,而不是河源本地最有特色的方形圍屋,梁溪清解釋說,這是因為世客會是全球客家人的盛會,舞臺設計采取了“大客家”的理念。
“晚會開始后,圍屋的前半部分會慢慢打開,就像打開了屋子的大門,歡迎鄉親們回家。”他說,展開的圍屋部分會成為 300 多平方米的電子屏幕,用來以視頻的形式表現晚會豐富多彩的素材。
現場布置100根竹子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文化廣場已成為一個工地,面積約有1000 平方米的大 “圍屋”已初具雛形,周圍則樹立著高高的燈光架。
記者注意到,舞臺的設計上,有一個小斜坡,一些節目的演員需要在這個斜坡上表演。梁溪清說,這個斜坡是他與晚會導演共同的創意,“晚會要展示很多有客家鄉土特色的內容,比如采茶歌,需要營造一種在山上的感覺。”
梁溪清還透露,舞臺設計的另一個亮點是選用了100 多根原生態的竹子,營造出“竹林濤聲”的效果,“河源的竹子很多,非常美麗,這是河源的特色。”為了保持竹子的鮮嫩,籌備人員在桂山選取了最漂亮的一處竹林,精心養護,在開幕式前一天才布置到現場。
“整個舞臺的創意就是:竹林中的客家圍屋。”梁溪清說,除了這個主創意,舞臺設計還采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手段,“光是燈光,就云集了現有的各種類型的效果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