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歌舞史詩古邑情·客家親 演繹古邑河源千年華章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以客家圍屋為舞臺,以交相輝映的燈光與 LED 屏幕造型為背景,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令觀眾們為之陶醉。昨晚,世客會開幕式暨“古邑情·客家親”大型歌舞晚會在市文化廣場隆重上演,集藝術、歷史與民俗于一體的歌舞史詩,讓全世界的客屬鄉親在河源找到一種回家的感覺。
開幕儀式結束后,“河之源”、 “彩之源”、“綠之源”三個篇章編織成一臺熱烈、絢麗、大氣的歌舞史詩表演。隨著一曲《趙佗爺爺下嶺南》童謠的演唱,舞臺中央的客家圍屋造型變成了LED 屏幕,五顏六色的激光射燈同時點亮,一臺濃縮河源客家歷史、展現客家人精神風貌、反映河源客家人生活情感和精神文化、展示河源經濟社會進步和發展、體現河源2000 多年客家文化的藝術精品正式上演……
情景合唱《團圓》拉開了“河之源”篇章的序幕。揮舞著秦旗、手拿鉞斧,“秦兵”上演了令人震撼的《秦風烈》。隨后,“秦兵”與“趙佗” 在一曲《中原的后代鐵打的漢》中剛勁演繹“鐵打的漢”,整個篇章從趙佗這個歷史文化角度逐漸呈現河源客家古邑的獨特魅力。
客家山歌、花燈舞、涼帽舞、春牛舞、花朝戲在“彩之源”中先后亮相,隨著《采茶的妹妹,擔茶的哥》等一首首客家山歌的深情演唱,現場頓時彌漫開濃郁的客家風情氣息,《客家娘酒》令人陶醉,而古邑客家風情表演則充分展現了河源的民俗民間藝術。
“綠之源”以少兒雜技舞蹈《恐龍搖籃曲》開篇。一群化身恐龍的演員將“雜技舞蹈化、舞蹈雜技化”,通過創作包裝將河源“中華恐龍之鄉”的魅力展示出來。伴隨著音樂,第23 屆世客會“客家妹”形象大使選拔大賽冠軍邱芳思和一名小朋友,把從萬綠湖采集的水獻給與會嘉賓,將河源人民對家鄉愛的深情傳給客家鄉親。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