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大平臺 促進經濟新跨越
2009年,東源縣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一盆一湖三帶”發展戰略,超前謀劃,狠抓落實,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經濟運行整體上呈現穩健回升的良好態勢。同時,該縣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精心打造工業發展平臺,實現縣域經濟和鎮級經濟新跨越。
日經實業有限公司車間一角
建設和招商齊頭并進
已建成徐洞、蝴蝶嶺等縣級工業園和9個鄉鎮工業園,落戶企業202家,到位資金55余億元。
近年來,東源縣委、縣政府積極實施工業立縣和借外發展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緊緊圍繞“突出經濟建設中心,壯大經濟總量”、“找準突出問題、提升發展質量、推進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發展“四新”產業(新家電、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的目標,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工業園區建設,加大扶持企業力度,依托資源優勢,加快產業招商步伐,全縣工業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取得較快發展。
目前,該縣已建成了徐洞、蝴蝶嶺等縣級工業園和9個鄉鎮工業園,規劃面積50.5平方公里,已開發建設19.3平方公里,投入建設資金6.231億元,落戶企業202家,實際到位資金55.674億元。其中縣級工業園規劃總面積26.1平方公里,已開發建設9.06平方公里,投入建設資金4.36億元,落戶企業119個,合同投資總額67.161億元。已建成投產79家,在建項目31個,其他9家正在籌備設計之中。
同時,該縣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為契機,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水平。
河源青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整合園區資源發揮效益
園區資源的整合,實現了園區在土地、人員、機構等方面的有效利用,發揮了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東源縣將蝴蝶嶺工業城、徐洞工業園、縣工業一區二區整合為縣工業園區,統一由縣工業開發區管委會管理,實現園區在土地、人員、機構和產業布局等方面的整合,發揮園區資源效益的最大化。同時按照“園區式、低污染、高科技、好效益”的要求,嚴把入園項目環保“門檻”,力促環保“三廢”達標排放,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園區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打造效益園區。在全市上半年工業園區評比考核中,蝴蝶嶺工業城被評為第一名,園區建設成績顯著。
多渠道籌集資金,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截至今年1-9月,通過政府初期投入、稅費返還、土地出讓金收益、開發商住用地、爭取上級資金補助等方式共投入資金5.9億元,不斷完善園區基礎配套設施,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和項目的接納能力。目前,蝴蝶嶺工業城內已建成三橫四縱10公里道路,通訊、供電、供水、排污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銀行營業所、電信服務所、招工處、公安派出所、商店餐館、海關和檢驗檢疫辦公室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科技研發中心大樓主體工程已完工,即將全面投入使用。同時,積極啟動蝴蝶嶺工業城二期開發建設準備工作,力爭擴大2-3平方公里,加快推進征地以及開發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接納能力。
力升樹燈(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做好規劃拓寬發展空間
通過抓好規劃和提高服務質量,園區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東源縣積極配合,努力做好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園東源分園的規劃,拓展工業發展空間。在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工業園(首期)控制性詳規的基礎上,該縣聯合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做好了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園東源分園的規劃結構與功能布局、土地利用規劃、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等多項規劃工作。目前,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園東源分園申請工作進展順利。同時,按照全縣經濟片區規劃,重點做好了高速公路和國道沿線鄉鎮的工業園區規劃,通過抓好規劃和提高服務質量,園區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該縣將繼續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抓工業園區建設,促進園區接納能力增強。目前,我市各縣區都在抓緊完善工業園區的建設,提高園區的接納能力和服務水平,招商引資工作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該縣按照縣委五屆五次全會提出的經濟發展布局,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繼續做好縣工業園區的規劃修編工作,使園區規劃更合理更科學,同時做好鄉鎮工業園區的規劃。通過多元集資,加大園區投入,在整合縣城工業園區資源的基礎上,重點抓好蝴蝶嶺工業城建設,按照效益園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提升園區建設和管理水平,打造全縣示范性園區;繼續加大閑置用地清理力度,破解用地難題,加快開發建設工程,提升園區接納能力。
園區的建設使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力促“雙轉移”增加勞動力
扎實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工作,盡力幫助企業早日解決招工難問題。
東源縣抓住省委、省政府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推進“雙轉移”的有利時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擴大工業園區建設規模,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打造區位好、載體好、配套好、服務好和成本低等“四好一低”的一流投資環境。
針對全縣的勞動力就業主要集中在縣城工業園區、徐洞工業區和蝴蝶嶺產業轉移園區,在鄉鎮就業的主要集中在澗頭、柳城、順天、燈塔、藍口等五個鄉鎮,其他鄉鎮從事第三產業就業的占絕大多數,且在本市和縣區工業園區等地就業的人員較多的情況,該縣采取有力措施,扎實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工作,堅持企業用工申報制度,及時掌握用工動態,盡力幫助企業早日解決招工難問題,最大程度地解決了園區企業發展中勞動力不足或不優等狀況。
2009年市下達東源縣的指標一是新增就業人數為17200人,其中本地就近就業13200人,到珠三角就業4000人;二是組織技能培訓人數為6100人。到6月底,該縣已完成新增就業人數11760人,占任務數的68%,其中實現本地就業9408人,占任務數的71%,到珠三角就業2352人,占任務數的59%;組織技能培訓的人數為3113人,占任務數的51%。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