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社會熱點 > 閱讀新聞

          趣味釣魚 蒙眼敲鑼 接力水球 武警官兵們快樂過春節

          趣味釣魚。

          蒙眼敲鑼贏來陣陣掌聲。

          接力水球展示了戰士們的團結精神。

          幸運圈套讓不少戰士收獲禮物。

          軍營歡天喜地過新年

                白虎辭歲寒風盡,瑞兔迎春喜氣來。春節期間,武警河源市支隊春意濃濃,喜氣洋洋,四處洋溢著歡歌笑語。為豐富部隊春節期間的文化生活,構建和諧健康、愉悅身心的軍營環境,武警河源市支隊開展豐富多彩的軍營特色節日活動,如聯歡晚會、游園競技,讓部隊官兵們過上了一個歡樂、愉快、祥和的新年。

                “在部隊里過節,雖說不能和家人團聚,但卻更有一番情趣,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讓我們體會到了部隊大家庭的快樂,也讓我們更加熱愛軍營生活。” 一名姓彭的戰士說。

          本報記者 陳仕平 通訊員 彭凱 圖/文

          執馬揚鞭喜鬧新春

          ■角色:朱許龍 職業:記者

                從出外求學到在河源安家,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每逢春節,最想回的,還是有“四大米市”之稱的老家安徽蕪湖。或是親情的召喚,或是老家濃濃的年味讓人無法忘卻,于是,每一次春節歸鄉路無論多么艱難,在看到老屋,面對父母那一刻,所有的疲勞皆盡褪去。而春節期間的走馬燈、舞龍燈、唱大戲等活動則讓我回味起年少時的那份激情。

                走馬燈是老家流傳甚廣的一大舞種。“馬燈”活動的來源,其淵源可追溯至《詩經》所記載的“祃祭”,即出師前祈禱勝利的“出師祭”。據傳授馬燈的燈師說:清代戰爭時期,受傷軍士流散隱居鄉間后,遭遇“瘟疫”流行,便將“馬燈”活動傳授給當地百姓,以此來驅逐瘟神。

                蕪湖的馬燈種類繁多,一般用竹蔑扎成馬頭、馬身,外蒙布;“馬頸”長約1 米用綢子制成,內塞棉花。燈手一手拎馬頭另一手執馬鞭或刀槍,身著近似戲裝的繡花馬燈服,煞是好看。馬燈表演需17 或19 人,一般是未婚青年男子。馬燈表演形式,多以列陣、演武為主。所扮人物為“三國演義”與“楊家將”故事中的英雄,尤以“關公”為主。演出中燈手不得開口說話,他們所表演的走馬列陣有“八盞燈”、“雙破蔑”、“龍蝦戲水”、 “二龍戲珠”;舞蹈形態有“四馬親嘴”、“八馬親嘴”、“十六馬親嘴”等。表演時,在鑼鼓的配合下,燈手們飛馬揚鞭,沙塵起處,刀槍撞擊,錦旗飛揚。

                在馬燈表演前,還有8 個10 歲左右的孩子穿插伴舞,稱“八家云”。他們在開場鑼鼓后,手拿為天兵天將造勢的“云朵”,在場上的走陣中先后組成“人口平安”、“天下太平”等字形。

                馬燈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五彩繽紛的服裝,猶如武生的戰袍、頭盔,還有頭盔上的兩支翎雞毛;那快節奏的鑼鼓聲和那緊合鑼鼓節奏的舞步;那令人目不暇接富于變化的陣勢,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里。看著燈手們在場上表演,腦海中不由得想起自己年少時,身穿馬燈服在場中激情飛揚的情景。

          讓母親的笑容更燦爛

          ■角色:阿濤 職業:工人

                記者見到來自湖北襄陽的阿濤時,他還在槎城滿大街里尋找給老家母親的春節禮物。其實他找的東西很簡單——《大眾電影》雜志。可如今滿大街都是擺攤賣年貨的,他老城新城找了好幾家書店,也沒有找到《大眾電影》,幸好在一家熟識的舊書店老板那里找到了。他才得以圓了這個夢。

                問阿濤何以尋找《大眾電影》雜志?他說,年輕時的母親曾是《大眾電影》雜志的“鐵桿粉絲”,這些年一直沒有見母親再看過,想把這作為兔年特別的春節禮物寄給母親,聊表孝心。

                上世紀80 年代正是全民熱衷于電影的火熱時代,阿濤的母親也不例外。打記事起,他就看到家里廚房的灶臺旁總是放著幾本《大眾電影》,每每看到精彩處,往灶里添柴的母親還喜歡哼幾句 “董存瑞為人民粉身碎骨,劉胡蘭為祖國把熱血流干,咱看了一遍又一遍……”(河南豫劇《朝陽溝》選段)。母親唱歌時,臉上總是掛著爽朗的笑容,他感到母親很幸福,一家人很快樂。

                那也是他們家光景最好的幾年,父親在683 棉花工廠當大廚,母親是村里的赤腳醫生,家境殷實,家里每年都訂《大眾電影》。伴隨著《大眾電影》,他在母親那動聽的歌聲和爽朗的笑容中慢慢長大。

                幾年后,因家里生活一度困頓,也就沒有再能訂閱《大眾電影》了。前幾年他回家過年,看到的只有母親那勞累過度略顯駝背的身影和那淡淡的有些苦澀的笑容。

                阿濤說,自己到河源這幾年,雖然其間寄過幾次錢回家,但給父母準備過年禮物,卻是一次也沒有。有好幾次他曾想給母親訂閱全年的《大眾電影》,但是由于母親不經常在家,無奈又放棄了。

                每每在電話里提起給母親買東西,母親總說,算了,算了,家里什么都不缺,一個人在外面打拼,留著點自己用吧。過年前,他又照常給母親打電話,問母親缺什么帶點什么回去。母親仍然還是那句話。最后,妻子出主意說,既然什么都不缺,就給她寄件特別的禮物吧。所以他才想起給母親寄《大眾電影》雜志回去。

          本報記者 張濤 整理

          五十六歲老爸學電腦

          ■角色:冷春玲 職業:記者

                大年三十下午,隨著我最后一個到家,我們家總算是齊了。

                我家是個大家庭,記得小時候我們在一起說說笑笑,很是熱鬧,尤其是我們都在外求學的時候,一到了放暑假寒假,一家人聚到一起,有什么好玩的、好笑的,都拿出來說,家里就像炸了鍋似的,吵得鄰居都不得安寧。隔壁嬸嬸的一句話說的很經典:一聽到你們家這動靜就知道人齊了。

                自從我們都出去工作之后,團圓年就變成我們心中尤其是父母心中的一分期盼。去年我沒有回家過年,前年我姐姐沒有回家過年。印象中團圓年在靜寂了幾年之后終于在今年重新上演了。

                爸爸告訴我,孩子們都在外面,通電話已經不能解他和媽媽對我們的相思之苦。前段時間,鄰居家買了臺電腦,還安裝了寬帶。爸爸去串門的時候發現,鄰居和他們的孩子在視頻聊天,讓他眼饞得不得了。從此以后,他就萌生了在家跟我們視頻聊天的想法。

                去年夏天,弟弟在北京買了臺新的筆記本電腦,在爸爸的強烈要求下,弟弟不遠萬里把電腦背回了家。還差幾年就邁入六十歲大關的爸爸有了一項新任務 ——學電腦。

                “這個鍵是干什么的”,“我要開網頁怎么弄”,趁著孩子們都在跟前,爸爸像個小學生一樣,一遍一遍地問。生怕記不住,爸爸還專門找了個小本子做起了筆記。

                爸爸一輩子在家務農,說起什么時候播種什么時候施肥,可以頭頭是道,但對著電腦,他只能手足無措。但爸爸一點都不著急,他跟我們說,他先從最基本的學起,先學怎么用QQ跟我們視頻聊天,其它的以后再慢慢學。爭取在我們都在家的這幾天,能掌握最基本的操作。

                “明年我們家要蓋新房,等新房蓋起來之后我就買臺電腦,等你們不在家的時候就天天跟你們視頻”,老爸的新年愿望簡單而美好。

          輪流坐莊的“轉轉席”

          ■角色:李非 職業:工人

                爆竹聲聲辭舊歲,煙花朵朵迎新春。靠著一點點運氣,總算弄了一張火車票,趕在臘月二十八回了家。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一起看春晚,好不開心,守夜放鞭炮,和老父親在院子里的柿子樹下放了一掛長長的鞭炮,噼哩啪啦好不熱鬧。

                過完年三十,也就是年初一,便開始了襄陽人所說的“轉轉席”,年初一,自家兄弟,初二,娘家舅舅,初三,親家姑爹……家里的親戚每家輪流“坐莊”,一路排下來差不多能把過年的幾天假期排滿了,若是農村里親戚比較多的,轉轉席能一直吃到正月十五才算是把年過完。每年吃來吃去也都是大同小異,大家圖的就是一個熱鬧,每家總有幾個保留的拿手菜,像媽媽做的米粉蒸肉,舅舅家的辣子雞,奶奶捏的珍珠丸子,大伯家的酸菜魚,都是從小到大一直留在記憶里的味道。

                襄陽人家家戶戶都有烤火的習慣,就算現在家里有空調都不愛用,圍著一個大火盆燒木炭,整個房子都被烤得暖烘烘的,一家人圍著火盆,一邊扯些家長里短,一邊嗑點瓜子花生,小孩兒最喜歡在火上烤紅薯,或者是烤幾個剛打的糍粑,烤好的糍粑軟軟糯糯冒著熱氣,沾著白糖吃下肚能一直甜到心里去。

                說起這糍粑,其實和河源人愛吃的年糕有些類似,也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里用石錘搗成泥制作而成。襄陽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每逢春節來臨,農歷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農村里拜年的時候,糍粑更是不可少的拜年禮。糍粑吃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也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大家往往最喜歡的還是火烤的糍粑,糍粑在火氣下催得漸漸鼓脹,表皮微微隆起,像一個大包子似的糍粑就大功告成了。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升騰,可見內里雪白,拿在手里軟乎乎的,心里升騰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時可就別太心急,以免燙了口舌。

                唉,春節后回到河源,又開始了周而復始的流水線生活,但春節過年的點點滴滴,仍然留在心頭,仔細想來,仍然覺得很是甜蜜。

          本報記者 張濤 整理






          上一篇:把今生獻給你 市區30余對新人選擇在情人節喜結連理
          下一篇:18歲小伙子刀劈裝火藥竹筒炸爛手掌在病床上度過春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羞羞视频网站免费入口| 国产大秀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青青青国产免费一夜七次郎| 国产开嫩苞实拍在线播放视频|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老鸭窝在线观看视频的网址|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高清|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啊快捣烂了啦h男男开荤粗漫画|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午夜剧场1000| 爆乳美女脱内衣18禁裸露网站|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手机在线|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校草让我脱了内裤给全班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文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免费|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福利久久青青草原下载| 露暴的楠楠健身房单车|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福利体验区试看5次专区|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欧美巨大bbbb|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日本xxxx69| 中国人xxxxx69免费视频| 在线天堂新版在线观看| 538在线精品| 国产内射大片99| 秋葵app官网免费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