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河源答卷”讓人矚目
市長劉小華作政府工作報告。本報記者 譚興孚 攝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 通訊員 陳偉勇)河源市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昨天上午在市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市會議中心到處閃爍著鮮紅的人大代表證、到處揮灑著人大代表們爽朗的笑聲。
會議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主持,市長劉小華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劉小華說,到2015 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000 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 萬元。
“2010 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抓落實、打硬仗、出戰果的決勝之年。”劉小華說,去年市政府立足增總量、優結構、擴需求、重民生、強后勁,以承辦世界客屬第23 屆懇親大會為契機,攻堅克難,奮力沖刺,打贏了一系列事關河源發展全局的大仗硬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戰果。
河源交出了一份“關于速度” 的答卷。去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 474.6 億元、比上年增長13.1%,人均生產總值15985 元、增長 10.9%。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達到104 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1 億元,增長24.3%,提前一年實現翻一番目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77 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530 元,分別增長8.6%、10.3%。
河源交出了一份“關于質量” 的答卷。產業升級實現新突破,宜居城鄉建設躍上新水平,脫貧奔康取得新成果,保障水平實現新提高,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文化建設展現新氣象,政府執政能力實現新提升。
河源交出了一份“關于溫度” 的答卷。去年財政安排民生支出達68.34 億元,增長26%,占一般預算支出的73.6%。在公共交通、公園建設、市場改造、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為群眾解決了一大批熱點難點問題。
劉小華說,當前要清醒地認識到,河源經濟總量仍然太小,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任重道遠,改善民生和環境保護壓力巨大。
劉小華在講到今年的工作安排時強調,今年生產總值增長 13%,重點要做好八方面工作。今年將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做大做優經濟“蛋糕”為首要任務,以建設幸福河源為奮斗目標,加快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提升發展質量;進一步擴大內外需求,著力提升經濟增長動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著力提升均衡協調水平;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發展活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