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將在中心鎮充實執法人員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張勇波)建設幸福河源不能忘了農村環境工作,記者昨日從市環保部門獲悉,從今年開始,我市將在每個中心鎮充實兩至三名環境行政執法人員,實現農村環境監管能力上 “零”的突破。
據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9座日處理污水總量達22.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實現了“一縣一廠”目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已建成市區及東江兩岸萬人以上街鎮的7座垃圾衛生填埋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7.3%以上,引資近3 億元建設了市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市固體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中心、市五金石材加工示范區、市金宇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市勝利環境污染處理廠。目前,正在推進各產業轉移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積極籌建新豐江庫區其余5鎮和市區大學城片區(城東)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但是當前我市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和落后產能向鄉鎮轉移的環境污染態勢日益突出,為此,我市環保工作重心將逐步向農村轉移。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說,下一步將結合2010 年農村畜禽養殖調查摸底的情況,加大對養殖業特別是養豬場的污染綜合整治,嚴禁在水源保護區建設規模化養豬場,責令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的養豬場限期進行整改并做到達標排放,報請政府牽頭組織對水源保護區內有污染的養豬場實行關閉,并將此項工作納入 2011 年年度考核內容。同時將集中力量治污控源,加強對鄉鎮原有企業的日常監管,深入推進農村重點污染源治理,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堅決杜絕污染向農村轉移,為富縣強鎮的發展把好生態環保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