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支農惠農政策 助少數民族村早日脫貧
本報訊(記者 張濤)全省唯一的畬族鄉東源漳溪畬族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當地畬族群眾的幸福指數得到較大的提升。記者昨日從全市統戰和民族宗教工作會議獲悉,今年我市還將爭取加大對少數民族村的幫扶力度,在道路建設、水、電等項目建設給予更多支持,要優先安排。
據介紹,我市共有畬族人口 18683 人,分布在東源、龍川、連平、和平以及源城。1999 年在東源縣漳溪建立畬族鄉,全鄉有畬民 6300 多人,是廣東省唯一的畬族鄉,有“廣東畬族中心”之稱。近幾年來,我市加大對少數民族鄉的幫扶力度,特別是我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會同省民宗委結對幫扶漳溪畬族鄉下藍民族村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建設,用三年時間籌資 60 萬元幫助下藍村進行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完善了該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新農村示范點的美化、凈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市委副書記龔佐林在會上提出,今年我市要在為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上取得新成效,要著重幫助解放少數民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利益及經濟發展等問題,在少數民族村建設上也要取得新突破,要用足用好支農惠農政策,使少數民族鄉村建設有一個大的發展。同時,著重解決少數民族鄉村基礎設施和人才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改變鄉村面貌、加快經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