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辦好教育工程建設實事 市衛生學校新校區一期工程將于年底完工
“建設市衛生學校新校區一期、市區特殊學校、市技工學校圖書館、河源理工學校實訓中心”,是今年黨委政府要辦的“十件實事” 之一。2 月28 日,市委書記陳建華、代市長彭建文率隊調研時強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職責所在和目標追求,務必想方設法、全力以赴加快推進我市今年的教育工程建設。
職教發展急需空間
“學校容量有限,去年招生時報名非常火爆,但我們只能招一部分質量好的學生,招滿后就沒辦法接納了。”說起市衛生學校近幾年的情況,該校的戴偉軍老師舉了個最足以說明問題的例子。據了解,由于地域、交通、校內空間擴展難,再加上地質災害威脅大等因素,市衛生學校雖然生源足、畢業生就業形勢好,但發展卻受到制約。學校不僅滿足不了部分學生就讀的需求,從2007 年起,該校原本要承擔鄉鎮衛生院院長、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鄉鎮衛生院緊缺人才、鄉村醫生業務、全科醫學等培訓的工作,也因學校空間有限而未啟動。
同樣,隨著市技工學校和河源理工學校的發展壯大,學校硬件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為更好地推動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建設市技工學校圖書館和河源理工學校實訓中心被提上議事日程。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殘疾人教育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市目前雖有5 所特殊學校(均在縣區),但受基礎設施和師資等因素制約,已難以適應我市的特殊教育需求。因此,在市區新建一所市級特殊學校成為當前特殊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
東江教育城迎新發展
據了解,市衛生學校新校區于去年9 月正式啟動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校區選址在東源縣仙塘鎮東方紅村和洋潭村及源城區源南鎮勝利村范圍,建設項目共征地 26.74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3720 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6000 人,設 120個教學班,分3期建設。
“市衛生學校入駐東江教育城后,必將迎來更好更快的發展。”對于市衛生學校的遷建,該校校長黃偉忠抱有極高的期望,黃偉忠認為,市衛生學校的遷建,將破解地域、交通、環境、師資引進、安全隱患等難題,不僅可以加大我市衛生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推動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也將為加快東江教育城建設助力,推動全市職業教育發展。黃偉忠希望,市衛生學校搬遷后,可以馬上承擔起各項培訓任務,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衛生人才。
廖偉君是2010 級助產專業的學生,她告訴記者,市衛生學校老校區校園面積不大,而且離市區有點遠,但家在市區的她在去年選讀該校時就曾聽說學校要遷建,所以對于新校區,她比其他同學更期待。“希望新校區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自己能在更好的實驗室里學更專業的知識。”廖偉君的期盼也代表了市衛生學校眾多學子的心聲。
教育結構將更加完善
市技工學校圖書館建成后,將大大改善技校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條件。該校負責人介紹,圖書館建筑面積約1 萬平方米,將建成功能實用、低碳環境、外觀新穎的現代化圖書館。河源理工學校實訓中心總建筑面積28500 平方米,首期工程已于2009 年建成交付使用,目前正籌備二期工程與三期工程一并建設。工程建成后,不僅僅是理工學校教學設施的完善,也是學校硬件和環境的更新。
此外,市特殊學校目前正在進行選址工作,學校建成后,不僅可以極大滿足我市殘疾兒童入學的需求,也將完善我市教育結構,更為特殊孩子的家庭帶來希望。
本報記者 謝素德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