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逐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臺欲實現四贏
本報訊(記者 朱許龍 通訊員 殷新偉 葉柱耀)記者從25 日我市召開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現場會上獲悉,我市將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平臺,力爭至年底全市土地流轉面積16萬畝以上。
我市于2009 年在東源縣燈塔鎮開展農村土地流轉試點工作。隨后,源城、龍川等縣區相繼選擇一個鎮建設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目前,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13 萬多畝,占承包耕地面積的8.7%,主要用于投資開發高效農業項目。
我市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效流轉實現“四贏”: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向其它行業;土地逐步向龍頭企業等產業化組織集中,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培養了一批經營管理人才和新型農民;促進了農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提高。雖然近幾年我市農村土地流轉步伐加快,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實施機械化規模作業困難、土地分散難以實施規模化經營、流轉服務體系和激勵機制不夠健全、農村土地利用率不高。這些因素制約了土地流轉工作的發展。
會上,市委副書記龔佐林指出,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事關農村農業發展,事關人民福祉,事關河源的未來。實踐證明,沒有土地流轉,就談不上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沒有土地規模化經營,就不可能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正確把握當前我市土地流轉的新形勢,充分認識推進土地流轉、促進規模化經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力推進我市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扎實開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