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并后空置出來的校舍應該如何處理 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在前日舉行的河源公仆網友交流會上,網友廖金雄提出了如何將空置校舍變“廢”為寶的建議,引發現場熱議,市委書記陳建華表示,要加強農村中小學閑置資產管理,防止資產流失。
空置校舍變雞舍
為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整合教育資源,集中優勢力量辦優質學校,讓每位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讀好書,東源縣船塘鎮小水村的小水小學預計今年秋季被撤并。“撤并后,空置出來的校舍該如何處理?”今年春節期間,回小水村探親的律師廖金雄與村干部聊起了這個話題。
村干部告訴廖金雄,由于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小水小學被撤并后,村里打算將校舍租給私人養雞。村干部的這一回答觸動了廖金雄。他想,空置校舍若果真變成了“雞舍”,那其利用方向將必然會偏失學校原有的惠及群眾的公益目的。這個問題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于是,廖金雄利用空閑時間針對我市空置校舍的再利用問題做了簡單的調研,并書寫了 “關于抓緊出臺《空置校舍利用指導意見》的建議”,建議市委市政府盡快研究出臺相應的政策與措施,加強農村中小學閑置資產管理,防止資產流失。
空置學校數量將增加
事實上,早在2008 年,關于如何處置空置校舍的問題已引起媒體的注意。據市教育部門統計,從2002 年開始至2008 年底,為整合教育資源,我市對偏遠農村中小學校進行了布局調整,全市撤并了110 所規模較小的小學及 204 個教學點。由于政府部門對空置校舍的處理出現了“多頭管理”的真空,而教育主管部門又無法自主處置空置校產,許多被撤并的“麻雀學校”存在逐年流失的現象。當時,市教育局局長蘇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建議由政府統籌,將撤并閑置后的“麻雀學校”劃歸教育部門開辦幼兒園或作其他用途,避免這些國有資產白白流失或被侵占、擠占。但是兩年后,教育部門再次接受記者采訪時,仍然表示“對于空置校舍,教育部門沒有處置權”。
由于空置校舍的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目前,對我市空置校舍的處理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有些空置校舍被盤活成工廠,如龍川鶴市河布村的村小經改造后成為電子廠;有些則像小水小學一樣已成為或即將成為“雞舍”;有些則被完全棄置,讓人惋惜。記者了解到,隨著我市創建教育強市工作的深入開展,到2015 年,我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數將由今年的1382 所減少到863 所,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再產生大量的空置學校。空置學校的處置問題亟待解決。
本報記者 黃曉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