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再次刮起河源 “攬才旋風”
彭建文風趣地對梅州籍學子謝玉霞說,“我們主管教育的副市長葉維園就是梅州人,也是我們引進的教育人才,你要在我們河源工作的話,就能經常見到她了。”
4 月29 日,代市長彭建文一行帶著303 個教師崗位到華師攬才,這是我市第四次赴華師招聘教師。過去3 年,我市共通過華師現場招聘會招聘了960 多名年輕教師。2008 年,市委書記陳建華第一次親自率團到華師聘良師,彼時,華師黨委書記楊文軒說,由市委書記帶隊到高校“搶” 畢業生尚屬首次;而連續4 年由市委書記或市長帶隊到高校招聘教師的,在廣東省,目前也僅有河源一市。
此次招聘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200 多名學子來到華師桃李園前應聘,其中1000 多名優秀學子通過現場資格審查,順利拿到了市人社局統一制作的筆試 “入場券”。
據悉,這些“干勁足、教學理念新”的園丁正在助力河源教育崛起,并悄悄地改良著河源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基因。
河源重視教育名聲揚
在招聘交流會暨啟動儀式上,彭建文代表我市向進場求職的 2200 多名學子發出誠摯邀請,他說,河源是崇文重教、施展才干的創業樂土,“重視教育,優待教育人才”已經成為河源的“基因”。近年來,河源舉全市之力打造教育強市,兩年投入28 億元完善教育基地設施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教師工資福利待遇與公務員 “兩相當”。期待廣大學子在充滿希望的客家古邑飛揚青春,實現理想和抱負。
彭建文的一番話,讓在場學子怦然心動。特地從北京趕來應聘的北京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高娜告訴記者,她早在網上了解到河源十分重視教育,此次看到市長親自帶隊招聘讓她感受更深。記者發現,河源對于高娜這樣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不小,截至當天上午11 時38 分,河源中學共發出30 張筆試“入場券”,其中有11 張就是發給了碩士研究生。
應聘學子雨中排隊
盡管下著雨,但沒有減弱學子們投奔河源教育的熱情。在現場,記者看到,許多沒有帶雨傘的學子干脆冒雨在招聘學校攤位前排隊,不少招聘學校攤位前的隊伍都可以用“百米長龍”來形容,尤其是市衛生學校前的隊伍從9 時30 分到中午12 時15 分一直都保持在百米左右。
據統計,當日共有1000 多名優秀學子順利通過現場資格審核,拿到筆試“入場券”。這個數量的教師如果順利入職河源,將有效減少我市教師的缺口。
華師招聘助力教育崛起
談起幾次華師攬才的成效,河源中學副校長黃強不無感慨:“3 年前從華師大招來的老師,現在大部分已提任為高三年級的班主任或任課老師,成為學校撐起高三畢業班工作的主力軍。”河源理工學校的副校長朱世德更表示,該校拿出一半編制所攬得的140 名年輕教師干勁足、敬業精神好、觀念新,在推進教學工作中能與學生打成一片,使得建校不久的河源理工學校形成了校風正、學風濃的良好學習氛圍。
在市教育局局長蘇暉的眼里,這些年輕教師及華師招聘會還有更深層的意義。蘇暉說,華師招聘的一個重大作用就是向社會、向家長們傳遞出河源、河源市委市政府尊師重教的強音,以激勵全社會更關心、更呵護河源教育事業。另外對提升整個教育隊伍有好處,連續4年大規模地引進高素質人才,令現有的教師隊伍感受到了壓力,壓力之下,這些現有教師就必須奮發圖強,從而達到了激活全盤的目的。
本報記者 黃曉晴 通訊員 刁桂軍 藍安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