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萬綠湖集雨區推廣節藥、節肥技術
萬綠湖庫區的涉農污染主要是農業面源污染,包括禽畜養殖場污染和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藥等)的污染。據市林業局局長葉春球介紹,我市主要以“控”、“引”、“查”三位一體的管控措施,規范萬綠湖內的禽畜養殖行為,并通過推廣節肥、節藥技術,減少庫區的農業投入品污染。
“控”就是嚴格控制新辦規模養殖場,禁養區禁止規模禽畜養殖,對限養區的新建規模養殖場則要求必須配套沼氣池等糞污處理設施,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環評通不過的不得審批。“引” 就是引導現有養殖場配套沼氣池等環保處理設施,積極推行瑞昌公司的生態養殖模式,提高糞污綜合處理能力和資源循環利用。“查”就是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對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禽畜養殖場采取限期整改和關閉取締等多種措施,避免糞污影響萬綠湖水質。
按照有關規定,新豐江兩岸一公里范圍內是禽畜養殖禁養區。葉春球說,目前,萬綠湖周邊的禁養區范圍內已沒有生豬規模養殖場。
此外,通過推廣農業節肥、節藥技術,萬綠湖庫區及周邊鄉鎮的化肥、農藥投入量也逐年減少。
據了解,自2008 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來,市農業部門在全市普及該項技術,并著重抓好萬綠湖集雨區周邊鄉鎮的配方肥推廣工作。據統計,2010 年,萬綠湖集雨區內的3 萬多畝農田通過該技術共減少了530 多噸不合理肥料施用量,減量達11.8%;節藥技術推廣的效果也十分明顯,去年在萬綠湖集雨區周邊鄉鎮推廣水稻重大病蟲綜合防控面積1 萬多畝次,推廣水稻重大病蟲專業化防治面積2000 多畝次,共減少農藥使用量20多噸,減量達到了20%。
同時,市農業部門還積極通過辦示范點的形式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對萬綠湖集雨區的污染。
本報記者 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