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登載山歌 群眾喜聞樂見
為了擴大黨的宣傳,指導武裝斗爭,中共和東分工委在和平古寨嶂下籌備出版《大眾報》(代號“洞庭湖”)。任和平人民義勇隊總部政訓室宣傳干事的李楚負責編輯和報社日常工作,楊觀峰(革命烈士)、熊漢中負責油印,陳碧霞負責發行。報社工作人員還有年僅11 歲的小勤務員尤文彬和管理生活的“老黃牛”黃烈。在和平分工委的領導下,《大眾報》的創刊號在 1947年9月15日正式出版。
自編山歌鼓舞斗志
當時戰斗頻繁,部隊經常轉移,大眾報社沒有固定的地址,經常活動在古寨水西坑尾村附近地區。當地樹木蔥蘢,地處偏僻,群眾基礎好,是隱蔽出版《大眾報》較為理想的地方。部隊的生活十分艱苦,常常斷糧挨餓,只有想方設法弄吃的,有時去挖野菜,有時去戽魚蝦。春耕時節青黃不接,為了充饑,還經常釣青蛙來煮著吃。為鼓舞士氣,還編了一首山歌來唱:共產黨,最堅強,飛機菜(即野菜),當主糧,石蛤當肥雞,吃得甜又香……
喜聞樂見群眾愛看
《大眾報》油印版精細美觀,報刊頭套紅印,報刊內容用墨油印,一張四開版,內容除了地方新聞外,還有新華社發的電訊。
由于當時群眾和游擊隊戰士識字不多,報紙上經常登載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山歌來教育群眾,鼓舞戰士。1947 年9 月《大眾報》第一期就登載著李楚以郭薇為筆名作詞,采用《緬甸民間舞曲》的曲譜寫的《打倒蔣介石》。這以后,相繼又登載了《為和平人民義勇隊而歌》,和平山歌《地主迫租又迫債》、《有船唔怕水源長》以及龍川山歌《做官吃米我吃糠》。
1948 年春,和平縣新一區水西等五個鄉,翻身群眾“一手拿槍,一手分田”,實現了“土地回老家”, “耕者有其田”。和平古寨水西鄉窮人翻身團副團長尤水興自創了和平山歌《減租減息及時雨》,通過《大眾報》得以在新一區各鄉村廣泛傳唱。當時《大眾報》還登載流行山歌《毛主席,請您嘗》:白米飯,噴噴香,毛主席,請您嘗,唔系您幫忙,厓等樣般有春光。
冒著危險張貼報紙
報紙印好后,除發給部隊戰士之外,大部分散發到鄉間的開明人士、教師、人民群眾手中,有的拿到民眾夜校給求學的群眾閱讀,有的冒著生命危險貼到敵偽保長住房、鄉公所門口。
部隊戰斗頻繁,曾記得有一次,半個月內隨軍轉移了16 次。 1947 年冬的一天傍晚,報社轉移到龍川北一個叫杉木坑的山村,天已全黑,向群眾買來米、油、鹽做晚飯,算是安樂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在杉木坑一個叫張彪同志的家中擺開鋼版、臘紙又刊出了一份《大眾報》,除在杉木坑散發給群眾外,一部分散發到黃石鎮的一些商店,引起國民黨反動派的震驚。第三天國民黨黃石鄉公所就派兵剿杉木坑,幸好早有準備,報社已撤離杉木坑,轉移到了龍川旱窩一個進步青年叫袁第青的家中,在他家繼續辦報。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