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將修繕142處重要革命史跡
本報訊(記者 蔣安春)昨日,省委宣傳部文化調研組到我市考察,記者從相關座談會上獲悉,我市今年將投入3500 多萬元,重點修繕142 處重要革命史跡,向建黨 90周年獻禮。
座談會上,我市向調研組匯報了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和《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情況及文化體制改革情況。據悉,按照建設文化強省的部署要求,圍繞建設文化河源的目標,去年以來,我市深入踐行“文化遺產是根源,文化設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理念,大力實施建設文化河源的“八大工程”,努力構建客家風情、嶺南風格、河源特色的現代文化體系。
特別是在保護文化遺產上,我市從去年開始,市縣財政每年安排 1600 萬元,用于文物古跡、名人和歷史紀念館、古村落古民居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今后還將投入3500 多萬元,修繕142 處重要革命史跡。
座談會上,我市提出了“加強特色文化的規劃保護”等建議。據了解,由于我省大部分山區市都保留有自己特色的區域文化,但由于觀念、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落后,缺乏對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一些特色文化正在不斷邊緣化,逐漸在消失。為此,我市建議省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緊對全省具有區域性的特色文化進行整體性規劃保護。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