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婚慶禮儀行業需加強監管規范服務
時值夏日,氣候適宜,正是婚慶業行情上漲的時節,許多市民特別是80、90 后年輕人更傾向于選擇專業婚慶公司承辦婚禮。但與此同時河源的婚慶行業也是良莠不齊,慶典價格相差頗大。
婚慶行業良莠不齊
在市區,大大小小正規注冊登記的婚慶公司有20 家左右,規模較大的有“良辰吉日”、“喜洋洋” 等,各家婚慶門市擺設的裝飾物件大同小異——彩門、舞臺、花柱、香檳塔等。記者同時發現,不少花店及小影樓的門外也張貼著“婚慶禮儀”、“承包婚慶”等字樣。
一家婚慶公司經理歐小姐在接受采訪時說,河源許多家庭都傾向于選擇規模大、口碑好的婚慶公司,但真到了婚慶扎堆的“好”日子,“非正規軍”也成了搶手貨。
“上個月我結婚時找的婚慶公司實在不行,竟然在婚宴當天臨時更換主持人,結果把婚禮儀式搞得一團糟。婚禮結束后一算賬,價格還超出了近1500 元。”家住興源市場的陳先生抱怨說,“當時為節省開支,選擇了可以承包婚慶禮儀的影樓,結果讓人大失所望。”
業內人士何老板告訴記者,由于行業門檻低,一些“非正規軍”也摻和其中,攝影、司儀等工作人員大多是業余的,以次充好的現象在婚慶行業很普遍。何老板還透露,目前河源婚慶市場出現了“婚慶入場費”的潛規則,個別婚慶公司私下與各大星級酒店簽訂合作協議,從中抽取傭金給酒店。因此,其他婚慶公司要在這些酒店辦婚宴得先交1500-2000元不等的入場費。
婚慶消費“淌金流銀”
如今,面對豐富多樣和價格迥異的婚慶策劃,不少人抱著“一輩子就一次”的心理,盡量選擇符合心意的婚慶公司。尤其是經濟寬裕的,更是不惜為此花費數萬元。
家住雅居樂的張先生今年7 月剛結了婚:“我們辦了一場純中式婚禮,從婚禮現場布置到司儀,規格都是最高的。坐花轎、娶親迎親、端孝敬茶這些儀式,婚慶公司提前幾天開始排練,工作人員很負責任,花幾萬也值得。”
婚期定在10 月1 日的李小姐告訴記者,她和未婚夫都希望辦一場個性而有意義的婚禮,跑遍了市區大大小小近10 家婚慶公司的她最后決定,除了婚場布置交給婚慶公司做外,婚車、錄影、婚宴節目等都請好友出謀劃策,不但省下幾千元,還充分體現個性。
事實上,河源婚慶市場已出現價格持續攀升的趨勢,從幾年前不到2000 元,到目前4000 元至2 萬元不等,已超出了普通市民的消費水平。尤其是工薪家庭,面對高昂的婚慶、煙酒、禮金花銷有苦難言。
加強監管規范服務
對于我市婚慶市場價格亂、缺少行業規范等,市民及相關部門有何看法?
市民張先生認為,把婚禮交給婚慶公司的確讓人省心,但存在收費標準模糊、服務質量參差等問題。網友“晨曦”則認為,河源婚慶行業起步較晚,相關部門應加以監督和引導,逐步改善不良現狀。
市物價局工作人員表示,婚慶價格是由市場調節,消費者應量力而行。而對于行業混亂等問題,市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如無登記又進行相關經營的商家,他們將依法予以查處;市民在找婚慶公司辦婚宴時記得簽完整的協議,并將各種收費項目看清楚,方可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如遇到欺詐行為,應搜集相關證據,向相關部門舉報。
見習記者 吳志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