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努力做大外向型經濟蛋糕
河源一季度出口手機348.1萬臺。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到2015 年,全市要吸收外商直接投資2.17 億美元;全市進出口總額要達52.4 億美元,其中出口要占到34.7 億美元。這是我市“十二五”時期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此外,加快外經貿轉型升級,也是“十二五”期間我市外經貿工作的一個重點。那么,我市將如何給力對外招商選資、擴大進出口及加快外經貿轉型升級工作呢?我市的外向型經濟蛋糕又將如何做大?近日,市外經貿局局長鄭日平,副局長陳新考、廖繼聰,接受了我市媒體的采訪。
開局立下“軍令狀”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實現整個“十二五”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今年5 月25 日,市長彭建文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市高新區簽訂《2011 年外經貿主要任務目標責任書》,以“軍令狀”的形式下達外經貿指標。
這份“軍令狀”總體包括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擴大進出口、加快轉型升級等三方面內容,對有關指標進行了量化分解。
除確保為“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軍令狀”的簽訂還結合我市實際,把有關指標進行量化分解,并以責任書的形式予以明確,旨在舉全市之力完成這三大任務。
為落實2011 年外經貿主要任務目標,作為職能部門和統籌部門,市外經貿局再強化了目標分解、協調聯動、督查督辦及工作考核等工作。根據市政府授權,市府辦、市外經貿局將定期開展督促檢查,著重檢查各縣區及各園區的任務和責任落實是否到位、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是否有力有效、目標任務是否如期完成等,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將“插紅旗”;對工作成效差、責任不落實的將“亮黃牌”,予以通報批評。
三個方面華麗轉變
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外資是重點,這個指標可以從一定意義上體現開放的程度和水平。“十二五”期間,市外經貿局將以招商選資為抓手,提升利用外資能力。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市的招商選資工作任務并不輕。為確保任務的全面完成,市外經貿局提出要實現三個方面的華麗轉變。
一是招商目標的轉變,從過去的全面招轉變為重點招,即重點招大項目、好項目,招符合“四新”產業的項目。二是招商方法的轉變,由原來的全面出擊轉為今后的招商小分隊專業招商,委托中介機構、網絡專業招商。三是招商路徑的轉變,由原來靠優惠政策作為主要吸引力轉變為靠產業集群和資源開發深加工等作為招商的依賴路徑。
“四個千方百計”
擴大外貿出口是擴大對外開放的另一個重點。今后,市外經貿局主要圍繞“四個千方百計”開展外貿出口工作,即千方百計搶訂單、千方百計優結構、千方百計“走出去”以及千方百計創品牌。
今年,在春交會上,我市22 家參展企業出口成交額達1862 萬美元;在為期4 天的外博會中,我市企業又累計成交金額(含合同意向)1.4 億元。我市再次嘗到了組織企業參加各種經貿活動、展銷會的甜頭,因此,下一步,市經貿局將著力利用我省在國內外舉辦的各類經貿活動,引導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借助各種資源搶訂單,開拓市場。企業到境外參加經貿活動,除享受國家、省外經貿廳給予的政策資金扶持外,市外經貿系統還將給予其一定的展位費支持。
另外,該局還將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不斷擴大機電產品出口,力爭到“十二五”期末,機電產品、高新產品出口的比重在全市出口中占到 70%以上;不斷鞏固香港、美國、歐盟等傳統市場,并大力開發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不斷擴大一般貿易出口和民營企業出口;引導和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加快從貼牌生產向創立品牌轉變,使我市自主出口品牌在現有26家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繼續幫助企業“走出去”,特別是幫助兩家現在已經在做境外投資準備工作的企業“走出去”。
本報記者 黃曉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