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市高新區將建成現代化生態工業新城
近年來,高新區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回顧市高新區過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績,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衍楠認為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首先,高新區已成為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引擎。其次是,高新區已從一個剛起步的工業園,逐漸發展為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生態工業新城。第三則是高新區已培育了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又有自己特色的主導產業。
幾組數據有力地支撐了這三句話。“十一五”期間,作為省首批示范性產業轉移工業園,高新區共引進了工業項目110 個,投資總額達400 多億元。其中,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就多達24 個,投資總額131 億元,成功地幫助我市手機出口量躋身全省前三位。手機制造,還有以精密模具為主的機械制造業,成為了高新區的兩大主導產業。
“十二五”時期,市高新區將站在過去五年的輝煌上再出發。而這一時期,她的目標是“建成產業規模1000 億元、人口15 萬,以‘四新’產業為主導,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管理服務高效的現代化生態工業新城,成功步入國家級高新區的行列”。
壯大主導產業 培育新興產業
今年5 月17 日,市委書記陳建華、市長彭建文率隊拜會了省科技廳,與該廳廳長李興華就市高新區申報國家級高新區事宜進行了友好會談。5 月23 日及24 日,陳建華、彭建文一行又就國家級高新區申報一事,拜會了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部及省科技廳均表示,支持我市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訪談中,李衍楠告訴記者,在國家、省及市領導的支持下,國家級高新區申報工作正有序進行,目前,我市已根據要求,向國務院上報了申報主報告及配套材料。對于申報工作,他表示十分有信心。
市高新區要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離不開主導產業和戰略型新興產業的引領。李衍楠表示,“十二五”期間,市高新區把以手機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和以精密模具為主的機械制造業這兩大主導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型新興產業作為高新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著力于培育新興產業,強大以中興通訊、西可通信、龍記集團等為龍頭的主導產業,以龍頭帶產業,以產業促發展。
“我市正著力培育國家重點扶持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這個產業在全省范圍內來看,我市是起步最早、也是最快的。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很快就會投產。”李衍楠說。
據介紹,按照培育新興產業和強大主導產業的思路,“十二五”時期,市高新區將重點引進上下游企業和關聯企業,形成主導產業及新興產業的全產業鏈。
理順發展體制 給力后續發展
雖市高新區正以昂揚的姿態闊步邁向國家級高新區行列,但同各地高新區一樣,受政策和大氣候的影響,多年來均保持快速發展的市高新區在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
李衍楠說,從高新區層面來說,主要難題有四。一是征地拆遷難度巨大;二是建設資金短缺,融資困難;三是維穩壓力重;四是體制不順影響著高新區的后續發展。從企業層面講,問題則突出表現在原材料大幅漲價、融資難、用工缺口、難于適應政策調整等。
如何破解難題,繼續打造高新區這座現代化生態工業新城?李衍楠認為,要解決高新區層面的問題,首要在于理順高新區的現有體制。接下來,高新區將主要就這一問題繼續爭取全市各級更大的重視和支持;同時,高新區自身也將創新思維,求新求變,加倍努力去面對和克服困難。至于企業存在的困難,高新區將著力提高服務水平,幫助企業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本報記者 黃曉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