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種形式打造客家人口文化精品工程
本報訊(記者 黃仕忠 通訊員 鄭衍華)近日,從市人口計生局傳來好消息,由該局組織實施的客家人口文化精品工程最近獲得 2010 年度全省人口計生創新項目獎,是河源唯一獲獎的項目,也是全省僅有的三個宣教類創新項目之一。
具有2200 多年歷史的客家古邑,擁有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其中以客家生育文化為核心的客家人口文化資源獨具特色。從2009 年始,我市開始深挖優勢,創新機制,實施客家人口文化精品工程,將客家文化中先進的生育文化和性別平等文化有機吸收提升融入我市的人口計生宣傳工作中。
2009 年2 月28 日,我市在東源縣義合鎮蘇家圍客家鄉村建立的旅游客家女性文化館和生育文化館區正式開館。2010 年初,東源縣被列為廣東省人口計生宣教綜合改革示范縣,縣委縣政府投入100 多萬元,在仙塘鎮南園古村建設了客家生育文化園。2009 年以來,紫金縣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花朝戲保護與新型客家人口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開展了“計生花朝戲校園行” 活動,在該縣升車、士貴、鷓鴣、龍窩、慎田、禮坑、炮子、上石等8個花朝戲生態保護村和20 個業余花朝戲劇團的100 名花朝戲藝人中聘請20 名“ 客家人口文化使者”并舉行了頒證儀式。2010 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掘紫金縣豐富的客家長壽文化資源,以該縣縣城的百歲坊為依托,啟動了客家長壽文化館的籌建工作。
通過建館、展覽、文物陳列、客家特色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打造客家人口文化精品工程,我市的計生宣傳網絡進一步延伸,計生宣傳的形式更加多樣,計生宣傳的內容更加貼合百姓的需要和認同,有力推動了我市育齡群眾婚育觀念的轉變,為全市人口計生工作水平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