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二屆農博會明日開幕
昨日,記者在市文化廣場看到,市第二屆農博會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目前展館搭建工作基本完工。根據安排,今日下午將進行預展,明日正式開幕。據了解,此次展覽時間為11 月23 日至28 日,主會場內設計有農產品種養展示區,以真實場景設計出檸檬、臍橙、板栗等各種特色產品的種植環境,以仿真手法展示藍塘豬、鴿子、牛羊等畜牧業及品種豐富的水產養殖業,讓觀者眼見為實、身臨其境。
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市第二屆農博會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今天下午將進行預展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昨日,記者從市第二屆現代生態農業成果博覽暨農產品交易會第三次籌備工作會議上獲悉,市第二屆農博會開幕在即,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天下午將進行預展。據了解,市第二屆農博會將
于11 月23—28 日在河源文化廣場舉辦,籌備工作于6月份正式啟動。農博會以“萬綠河源·生態農業”為主題,以“宣傳推介、展銷訂貨、招商合作、加快發展”為目的,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運作”模式進行。此前,市、縣農業部門已派出招商小分隊分赴深圳、中山等珠三角城市舉辦項目推介座談會,推介我市優越的農業投資環境,吸引了一批企業前來我市投資農業或者購銷合作。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實農業招商項目41 個,累計招商總金額達31.17 億元;落實購銷訂貨項目83 個,累計訂貨總金額達21.46億元。
目前,展館主體搭建已完成,中心展區和縣區展區的布展工作也已基本完成,昨日,參展企業(包括農機)開始進場布展。綜合展示區、產品展銷區和農機展示區的所有布展工作將在今日全面完成。
副市長張麗萍指出,市第二屆農博會規格高、規模大、內容豐富、邀請的嘉賓多,對組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突出重點,落實責任,綜合協調,密切合作;要堅持安全第一、服務至上,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善始善終做好農博會舉辦期間各項工作;要做足預案,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情況掌握得更全面一些,增強工作的預見性,確保各項工作安全順利、萬無一失,真正把農博會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全面展示河源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盛會。
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投入“三農”資金超36 億元
我市農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每當站在一片綠油油的田地里,看著幾臺插秧機正在自己承包的田地上插秧播種時,和平縣種植戶劉余生總難掩內心的喜悅之情:“要感謝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惠農政策,使我們走上了種糧的致富路。你看,今年我買一部插秧機花了近2 萬元,政府就給了1 萬元補貼。”提到這幾年來惠農政策給自己帶來的實惠,劉余生笑得很開心。
惠農政策的陽光,不僅僅照在劉余生身上。近年來,我市在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資金、種植綜合直補、農機補貼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基礎上,還給予“三農” 強有力的扶持,2007 年至2010 年,我市財政投入“三農”的資金超過36 億元。這些惠農政策的落實,有力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使得農民人均純收入從4431 元增長至5645元。
出臺強有力惠農政策
“十一五”期間,我市在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省有關支農惠農政策的基礎上,重點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生態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解決農村社會和民生問題、加強對“三農”工作的組織領導等方面,加快發展現代生態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農業不斷增效、農村和諧穩定,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此外,我市還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市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有力的惠農政策,大力扶持名優農產品生產,充分調動了農民和企業生產積極性。
在“三反”理念的指導下,在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生態農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并取得了累累碩果:2010 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00.03 億元,突破了百億大關,比2005 年增長 53.2%,年均增長8.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45 元,比2005 年增長 49.9%,年均增長8.4%。
投入巨資發展“三農”
事實上,為發揮出惠農政策的最大作用,我市始終給予“三農”強有力的扶持,并廣尋外部支持,以強大合力推動“三農”快速發展。
2008 年4 月,我市明確建立穩定增長的財政支農投入機制,落實中央提出的各級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于上年,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于上年的穩定增長的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市財政每年增加100 萬元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政策延續至2011 年。從 2008 年起連續4 年內,市和縣區財政每年共安排不少于5000 萬元貸款規模的貼息,其中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 萬元貸款規模貼息,各縣區每年分別安排不少于500 萬元貸款規模貼息;各縣區財政安排的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在現有的基礎上每年遞增20%以上。各級政府要兌現落實將土地出讓平均純收益20%的資金專項用于土地開發、現代化農業園區和基本農田建設的規定。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事實表明: 2007 年至2010 年,我市財政投入 “三農”資金達36.2 億元,其中農業資金11.4億元。
本報記者 吳志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