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老漢受惠我市惠民廉租房制度倍感欣慰拉起二胡
采訪對象:朱偉忠,男,60 歲,廉租房住戶
去年1 月,我圓了住房夢,實在沒想到。已近 60 歲的我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這得感謝政府推出的惠民廉租房制度。火車站站前街的廉租房,面積雖不大,但很溫暖,通風采光好,用水用電方便,讓我的生活與以前有了天壤之別。我當兵退伍后在一單位上班,1993 年下崗后,一直無固定工作,一家四口收入都不穩定,沒有積蓄,一直靠租房子居住。為了節省開支,只能經常搬家選擇房價最低、面積最小、地段偏僻的房子租住。租金便宜的房子往往漆黑、潮濕,讓人不舒服,常生病,但也只能忍受著。
住進廉租房前,我租住在新江路一民房里,每月的房租是350 元,對我們家庭來說,確實有一定壓力。2009 年,我從媒體里了解到我市加強廉租房建設,為住房困難群眾解決住房難題的情況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市解困辦。我不認識里面的任何一個人,沒想到,這里的人相當好,為我提供了一些政策性的資料,教我如何準備資料進行申請。此后,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級填表申請,不到半年就批下來。
說實話,拿到廉租房的鑰匙后,我感動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沒花一分錢,沒請一杯酒,就能住上寬敞亮堂的廉租房,實在是不敢想象,讓我體會到了解困辦確實是一個為群眾解決困難的好部門。廉租房每月每平方米的租金為1 元,50 平方米共50 元,相比以前,省了一筆開支,減輕了我的心理壓力,心情好了,身體也一下子好了起來。
廉租房周圍環境較好,交通方便,周圍人氣旺,心情好起來的我,又拉起了多年未拉的二胡,安享晚年生活,每天都與朋友在火車站廣場健身娛樂。朋友都說我這兩年來,臉色好多了,身體也硬朗了。我說,這得感謝政府,讓我有一個好心情,花很小的房租,就能住上廉租房,心情好,身體就好。
背景:2007 年,政府開始著手建設廉租房,以解決城市最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目前,該項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區已有230 多戶低收入家庭享受到這一政策的照顧。針對近年來逐漸增多的“買不起房又達不到廉租房租住條件”的“夾心層”,2008 年政府開始研究公租房建設工作,到今年,首批政府直建公租房項目正式動工。市直位于市區西環路石茍坪保障性住房項目總投資約2000 萬元,占地面積約5000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0 平方米,預計明年7 月底前可竣工交付使用,屆時將使160 戶家庭受益。“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建設各類型保障性住房1.9 萬套,利用廉租住房補貼和住房貨幣補貼以及實物配租新增解決2 萬戶住房困難家庭,市區人均居住面積達到40 平方米,實現家庭住房小康水平。
本報記者 黃仕忠 文/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