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指導意見”出爐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力爭到2015 年,讓全市所有留守兒童學有所教、困有所幫、愛有所依、托有所養,實現全面覆蓋、關愛到位。日前,《河源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指導意見(討論稿)》(下稱《指導意見》)正式通過,為我市首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指導意見。
今年7 月,市委書記陳建華主持召開關愛留守兒童專題座談會,與各部門負責人、網友代表、留守兒童監護人代表一同探討解決留守兒童教養問題的方法。此次座談會形成初步共識:依托家庭、學校和村(居)委會這三大“主陣地”,整合各方資源解決留守兒童教養問題。11 月24 日,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和修改完善,《河源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在今年第32 次市委常委會議上審議通過,并將于近日印發。
《指導意見》指出,我市將以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特別是雙親外出留守兒童為對象,通過加強公共服務、建立保障機制、改善學校生活條件、營造關愛環境等途徑,構建關愛留守兒童的“三大工作網絡”:一是留守兒童親屬監護網絡,旨在引導監護人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提高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監護的法律意識和能力;二是村居(社區)管護網絡,充分依托和發揮村(居)委會的基礎作用,不僅要掌握各自轄區內的留守兒童的詳情,還要建立完整的檔案信息;三是建立學校幫護網絡,旨在培養農村留守兒童積極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據悉,目前全市共有留守兒童 17.6 萬人,其中13 周歲以下(小學畢業)的約12.5 萬人;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約9.4萬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