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打造省級藍塘豬特色產業基地 藍塘豬有望雄起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姚文鳳)藍塘豬有望重振雄風!記者昨日從市農業部門獲悉,市政府日前審議通過了《河源市藍塘豬產業振興工作方案》,確定從2012 年起,市政府連續5 年每年安排100 萬元扶持資金,用于藍塘豬保種、開發、利用、精深加工和樹立品牌,打造國家級藍塘豬保種基地和省級藍塘豬特色產業基地;紫金縣作為藍塘豬原產地,縣政府每年安排 100 萬元,用于藍塘豬的保種開發及做大做強藍塘豬產業。
藍塘豬是我市畜禽優良品種,受瘦肉型商品豬影響,藍塘豬養殖規模與數量逐漸縮小,基因與遺傳性狀混亂,純種藍塘豬日漸稀少,亟須對藍塘豬進行保種與利用。結合我市畜牧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方案》提出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建立國家級資源場、保護區、基因庫和申報地理標志;第二階段是擴繁利用,建立3-5 個擴繁場;第三階段是加工開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條;《方案》還制定了具體措施:一是加強組織管理,積極做好宣傳工作;二是提供技術保障,加快純種繁育技術攻關,完善配套飼養管理技術,加強保護區建設,達到整體發展;三是示范推廣,推進產業化經營,實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挖掘市場潛力,拉動消費需求,建立和完善扶持產業發展的服務體系;四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首先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拓寬投資渠道,鼓勵民間投入,其次是積極探索良種保險體系。五是實施品牌戰略,擴大知名度,樹立行業形象,著力打造自主品牌。
《方案》的出臺,是保護藍塘豬遺傳資源的迫切需要,是我市開展地方特色養殖的基礎,也是指導我市生豬養殖向效益畜牧業、精品畜牧業、特色畜牧業、生態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依據。根據要求,藍塘豬等享受政府補貼的本地農產品,生產廠家要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優先將優質農產品供應河源市場,滿足本地群眾的生活需要,讓農業發展成果惠及群眾。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