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水產品將掛上“身份證” 方便消費者查產地
目前,市場、超市里的絕大多數水產品缺乏基本信息標識
對于餐桌上鮮美的魚蝦蟹等水產品,市民對其底細將不再陌生。根據有關規定,今年我市水產品將配上“身份證”,讓大家了解其產地、生產日期等基本信息。日前,記者從市農業部門獲悉,我市已開展水產品標識的相關宣傳工作,到今年 12月底前,鎮以上農貿市場、超市、規模化養殖場及種苗場要全面實現水產品標識化管理。
現狀:水產品大多無標識
前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個菜市場、超市發現,絕大多數水產品缺乏產品名稱、產地、規格、生產日期和生產者(銷售者)及其地址、聯系電話等基本信息的標識。
在新風路一菜市場的水產區,幾乎每個攤檔都出售魚、蝦、蟹等生鮮水產品,但都沒有任何產品標識。前來購買的顧客也只能通過問攤主才能了解到水產品的種類和產地,而詢問的市民并不多。王女士說,她買魚時會問問是什么魚、哪里產的,但是不是真的自己也不清楚。
超市經營的生鮮、冰鮮水產品標識情況同樣讓消費者不放心。在建設大道一家超市的生鮮水產區,一個個水槽中游動著各種生鮮水產品。水槽玻璃上貼著的產品標簽卻只有產品名稱、價格以及 “產地廣東”等這樣的簡單信息,冰鮮水產品的標識情況也大致如此。
新規:全面實現標識化管理
據了解,去年我省已出臺并實施了《廣東省水產品標識管理實施細則》,禁止沒有標識的水產品在省內銷售,這也是全國首部專門針對水產品標識管理的地方法規。
按照規定,我市內售的水產品,除個人自產自銷外都必須附加標識,標識的內容主要包括:產品名稱、產地、規格、生產日期和生產者 (銷售者)及其地址、聯系電話、質量等級、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名稱等。同時,倡導具備產品質量追溯條件的生產者、銷售者使用可追溯編碼標識,要求“水產品批發市場、超市、水產品銷售店、建制鎮以上集貿市場的水產品經銷者應當經營有標識的水產品,并建立經營記錄,且經營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據介紹,水產品標識的推廣將分步進行,今年底前基本覆蓋全省。市農業局水產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6 月底之前,我市市區水產品批發市場及主要農貿市場,東源及龍川縣主要水產品批發市場建立標識管理制度;12 月底前,建制鎮以上農貿市場、超市、規模化養殖場及種苗場全面實現標識化管理。
行動:年底將開展聯合查處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餐桌上的水產品也越來越多。但大家對自己所食用的水產品并不了解,一旦遇到問題根本無法找到源頭。水產品實現標識化管理無疑保障了廣大市民食用水產品的安全,這種 “來源溯源”可以避免食用水產品發生問題時沒有證據,無法追究相關責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更好地監管水產品安全。
據了解,今年我市水產品標識將以流通環節為主要目標,鮮活水產品帶水、品種多、游動、個體大小差別大,而且點多面廣,要實現水產品的全面標識存在不少難題。為貫徹實施好《細則》,目前我市各級漁業、工商行政主管部門已著手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張貼海報、到經營戶和養殖場送細則、舉辦專題講座和培訓班、設立示范點示范帶動等形式,扎實做好水產品標識管理工作。
該負責人透露,今年年底我市各級漁政部門還將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大檢查,堅決查處標識管理違法行為。
本報記者 黃丹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