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短工作月”讓企業面臨“用工短缺”難題
按國家2012 年節假日安排規定,1 月份的休息日多達14 天,工作日僅有17 天。因而,這個月被稱為“史上最短工作月”。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史上最短工作月” 給不少企業出了一道難題——如何解決用工短缺?
盛女士是本地一家鐵藝裝飾加工企業的老板,今年1 月份僅十來天工作日讓她相當頭痛。“我們企業只有60 多人,其中一線安裝工40 多人。”盛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企業過半員工是外來務工者,愿意加班的只占到4 成左右,但要保證訂單在春節前完成,至少要有7 成員工在崗。
“現在就得排定加班表了。”盛女士說,對于不愿意加班的員工只能放假,加班的員工還要排出時間給他們調休,如何滿足企業正常運作是目前最大的難題。
黃先生是東源一家小型釀酒廠的老板,去年年底剛接到幾筆訂單,現在正為能否如期交貨發愁。他算了一筆賬,如果不給員工放假,那么加班費得抵上員工一個月的工資,對于像他這樣的小企業來說,經濟壓力實在有些大。“本來年底資金就緊張,各種材料費以及員工的年終獎和福利都要在這個時候支付,再加上一筆加班費,真是吃不消。”黃先生無奈地說。與其他企業相比,餐飲業長期以來就存在用工短缺現象,隨著年底的到來,則顯得更為緊張。
“現在不是工資的問題,而是能不能保證飯店正常經營的問題。”中山大道一家火鍋店老板小敏說,他店里本來有20 名服務員,目前已經有好幾個員工準備上完這個月的班就回家,而大部分員工提出要在本月10 日前回家過年。 “服務員都走光了,誰來招呼顧客?”為了應對用工困境,他在上月底就貼出了招聘啟事。與上述火鍋店老板不同的是,
河源大道一家酒店則把目光鎖定了大學生。“2012 年春節來得早,大學生放假也提前了,不如找他們來應對難題。”酒店經理李先生說,他早已讓工作人員打了招聘廣告,目前招了一些放假不回家的大學生。“當然,薪水相對比較高。”
對于一些企業遭遇的用人難題,市區一家太陽能科技公司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我們也是一家規模不大的企業,但是經過調整,已經能應對用工難題。”公司負責人歐陽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妙招其實很簡單,就是多招一些本地人。 “不少企業的員工都是外地人,一到春節就喊用工不足。”他說,從去年起,公司就開始招本地人,主要是讓他們感到在本地工作劃算,可以省去不少來往的路費。
企業如何應對“ 最短工作月”?河職院管理學專業曲建國教授建議企業合理統籌安排,他說,員工在法定假日加班,要給員工三倍工資或三倍調休假期;其他假日只要有調休就行,并不違法。“而1 月份的假期雖然長,但是法定假日只有那么五六天,其他假期可以通過調休來安排員工休息避免支出加班費。對于服務業年底用工不足的問題,只能通過臨時招聘來克服。”他表示,要想徹底解決服務員不足的問題,逐步通過提高待遇吸引用工者,方為治本之策。
本報記者 吳志堅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