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 網友期待高速公路能讓河源一路“高速”
本報2 月13 日報道:2 月10 日,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曾兆庚在河源調研表示,將全力支持河源交通事業的大發展,助力河源加快發展、實現率先崛起。今年,河源將啟動大廣、汕湛、東環等3 條高速公路。
點評:大路大富,小路小富,高速公路才能快速致富。有人說,河源的交通建設就像“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面”。這個比喻雖不太雅,但卻形象地說明了河源交通建設的態勢。如今,這“大頭”來了,期待高速公路能讓河源一路“高速”,更期待河源能借勢再次“飛起來”,實現率先崛起。
本報2 月14 日報道:101 路公交車上出現漲價通知,公交公司稱此舉只是為了試探市民對公交車調價的反應,鑒于市民反應強烈,僅張貼3天就撤掉了。
點評:見過試婚的沒見過試漲價的,這公交車漲價也要試試才知道。公交公司不試不知道,一試才知原來市民反對。這次 “鬧劇”給人第一感覺就是把“漲價”這一關乎河源市民出行的大事當成了“兒戲”,價格想漲就漲,試想一下,如果市民反應不強烈,那么這漲價豈不是要一直執行下去?
本報2 月16 日報道:2 月14 日,我市相關部門舉辦“青春有約”新生代青年交友聯誼活動, 150 名單身青年參加了活動,不少青年當場對上了“眼兒”,攜愛滿意歸。
點評: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本是人之常情,然而,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讓這婚嫁大事一下子成了難題。希望這樣的活動應該多些,多些,再多些,為這些難得見面的單身男女提供更多的機會,令這大事不再是難事。
本報2 月14 日、2 月15 日探訪客家古村落系列報道:最近,我市18 家古村落被評為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本報派出記者深入5 縣18 個古村落采訪,探析了古村落的保護現狀及前景。目前已報道了連平縣大湖古寨村、和平大壩鎮水背村等保護情況。
點評:一個古村落,就是一個傳奇。我市18 個古村落多是一村一俗、一村一藝,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基因”。希望本報系列報道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讓河源這種獨特的“文化基因” 能夠代代流傳下去。
欄目主持: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