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逾五成在冊貧困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產業化經營
本報訊(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梅森)市扶貧部門日前透露,在我市318 個省認定貧困村中,60%的村已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發展村級產業或特色產業。目前,全市有一半以上的在冊貧困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加入協會或合作組織、經紀人帶動等形式參與產業化經營。
據介紹,我市相關幫扶單位通過產業化帶動扶持貧困戶脫貧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紫金縣義容鎮夏棠村的馬鈴薯,龍窩鎮琴口村的靈芝和蜜柚,和平縣古寨鎮梅花村的甜葉菊,連平縣忠信鎮西湖村的金銀花等。東源縣船塘鎮三河村174 戶農戶90%以上都辦有小果場、小型養殖場,板栗、養豬與養魚已成為村民的“三大產業”。在做好產業化帶動的基礎上,我市幫扶單位還積極通過轉移就業來幫助貧困戶脫貧。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