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降低法定結婚年齡
近日,全國“兩會”上廣東省惠州市科協主席黃細花認為應修改《婚姻法》,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降至18 周歲。她表示,22 歲的“中國史上最高” 法定結婚年齡,導致“剩男剩女”、高齡產婦、未婚同居等現象不斷增多。
此語一出即刻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不管是街頭巷尾,還是網絡都在議論一個話題:到底該不該降低法定結婚年齡?
正方:
降低年齡符合人權
18 歲成人了,男女選擇結婚是其權利,因此我也贊成將法定結婚年齡降至18 歲。多數人是理性的,在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青年受教育時間普遍增加,而就業滯后,因此即使 18 歲可登記結婚,也不會出現普遍的早婚早育現象。允許在校大學生結婚的政策已做了證明。
網友十年砍柴
——摘自搜狐微博
我認為心智成熟與否,與年齡相關性不大。而代表提議是針對農村早婚現象的,旨在降低法定婚齡,保護普遍存在的低齡事實婚姻一族的合法權益。其實就算《婚姻法》修改了,將法定結婚年齡降到18 歲,并不代表18 歲就必須結婚,你還是有選擇結婚的自由,只是年齡范圍寬度大了。只要符合法律規定,不管你什么時候結婚,結不結婚都無所謂,而提議的出發點是保護“低齡事實婚姻”。
網友純凈水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反方:
剩男剩女與結婚年齡無關
剩男剩女,高齡產婦這些,同結婚年齡無關。就算修改到18 歲結婚,都會有剩男剩女。外國大把單身族、丁克族啦。
網友耳目愁眉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剩男剩女、晚婚晚育、同居現象會更普遍,跟法定結婚年齡毫無關系,主要是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我們不能走父輩們的老路,早生兒子早享福的觀念已過時。瓜熟蒂落是自然規律,不成熟品嘗的是苦澀的果實。
網友穿靴子的咖啡貓貓
——摘自新浪微博
欄目主持:黃春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