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友圍繞3個問題談創優發展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招商引資的競爭,是綜合的優良發展環境的比較。本報記者陳仕平攝
如何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開心?今年市“兩會”以來,這個問題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對此,市委書記何忠友在前日召開的全市創優發展環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大會上明確提出:“產業轉型升級,主體是企業,關鍵在發展環境,特別是政府的服務和引導。”
也就是說,改進政府部門的辦事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將是我市贏取新一輪大發展的關鍵。
問題1 如何讓企業樂意進來?
“招商引資的競爭,是綜合的優良發展環境的比較。”
經過30 多年的改革開放,就政策層面來說,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所能享受的發展政策已經趨同,所制定的優惠政策也相差無幾,一個地區已很難再繼續以低成本優勢吸引外來投資。那么,我們要如何吸引企業落戶呢?
何忠友說,招商引資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成本比拼,也不僅僅是優惠政策的較量,而是綜合的優良發展環境的比較,“發展環境的優劣越來越影響甚至決定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后勁的強弱。”
事實上,許多企業家在一個地方投資,不僅追求投資和經營的回報率,更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
“打造一流的發展環境是建設幸福河源的重要內容。”何忠友說,幸福,既需要物質的享受,更需要精神的愉悅,我們要通過改善發展環境特別是軟環境,既讓本地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適,又讓外來企業家投資更放心、工作更舒心、生活更開心,讓幸福伴隨投資創業的全過程。
問題2 如何讓企業留得住?
“把企業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企業滿意作為第一標準。”
我市發展環境仍存在一些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一些干部作風有待改進,一些單位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一些招商承諾沒有完全及時兌現,特別是一些部門仍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人難找”的現象,甚至不給好處不辦事。
對此,何忠友指出,改進機關作風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癥之藥”。
“要把企業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企業滿意作為第一標準。” 他說,為納稅人服務是公務人員的天職,要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解企業之所難,為企業服務不講條件、不講代價、不求回報。
“我們將明察暗訪,希望企業家有問題盡管直言,不要有顧慮,不要擔心被穿小鞋,誰給你們穿小鞋,我就找誰算賬。”
“在其位必須謀其政,在其崗必須盡其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市委將狠抓機關作風建設,切實解決個別部門存在的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吃拿卡要”等問題,打造快捷高效的服務環境。
問題3 如何推進機關作風改革?
“在其位必須謀其政,在其崗必須盡其力。”
何忠友說,從現在起,凡是違反有關優化發展環境規章制度,屢屢發生損害發展環境行為且問題嚴重的,或是被新聞媒體曝光并經查實,屬嚴重損害發展環境且影響惡劣的,一律嚴格追究責任,“ 屬于領導不得力、工作不落實的堅決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屬于個人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堅決實行待崗、離崗,直至撤職或清退出機關隊伍。”
本報記者 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