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仍需“羅文”精神
4 月23 日是世界讀書日,筆者想起以前讀過的《致加西亞的信》--一本百年來備受人們推崇的書!吨录游鱽喌男拧分v述了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主人公美國陸軍中尉羅文在美西戰爭爆發時,他身處危機四伏的異國他鄉,在對送信路線及收信人身在何處完全不明的情況下,憑著一種信念,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的勇氣戰勝困難,終于完成了“把信交給加西亞”的艱巨任務。最近,有讀者在問,該讀讀什么書?筆者認為,當下的河源,雖已駛入快車道,但作為欠發達的山區市,再次重溫《致加西亞的一封信》益處多多。
網友ddd520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致加西亞的信》對市民來說并不陌生,2004 年我市曾掀起了學習羅文,做出色“送信”人的熱潮。經濟欠發達,腦袋不能“欠發達”,精神更不能 “欠發達”。發展中的河源,需要千千萬萬個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羅文”,需要自動自發地工作、積極克服困難的“羅文”精神。
網友守座空城卻無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掩卷長思,感慨萬千,那場硝煙彌漫的戰爭不過如過眼云煙,但“羅文精神”卻永駐心間。在現代社會中,“送信”更是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一種服從和一種榮譽的象征。因為,在我們周圍“到處看到的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更缺乏敬業精神。信以守之,終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
網友益達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讀一本好書可以受益終生。重讀《致加西亞的信》,做一名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是時代的召喚,更是一種實現自我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堅信有一天,我們可以自信地告訴自己: “把信送給加西亞,我已經準備好了!
網友冷月無聲
——摘自河源民生論壇
欄目主持: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