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會議提出將在各村建電子閱覽室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著力完成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政府機關使用軟件正版化、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建設和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及數字影院建設等工作。
就如何加快“文化河源”建設,市長彭建文在會上強調,要強化五種認識,切實增強“文化河源” 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他指出,文化是一座城市、一個區域的 “軟實力”和“硬支撐”。因此,要強化抓文化就是強經濟、增后勁、樹形象、惠民生和促和諧的認識。要尋求五個突破,全力加快 “文化河源”建設。重點圍繞培育市場主體,在構建文化產業發展壯大體系上實現突破;圍繞保障群眾文化權益,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實現突破;圍繞打造藝術精品,在構建公共文化產品供給體系上實現突破;圍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體系上實現突破;圍繞凈化發展環境,在構建平安文化監管體系上實現突破。
據市文廣新局局長梁偉光介紹,今年,我市將在群眾文化工作上重點抓好第二屆中國客家文化節和第三屆市運動會開閉幕式文藝演出等活動;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上將完成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和全市110 個行政村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等工作;市直政府機關在今年9 月底完成軟件正版化工作,縣級政府機關在今年12 月底前完成。此外,在今年10 月底前要完成農村廣播電視20 戶以下通電自然村的“戶戶通”工作。
記者獲悉,今年省財政將安排 5000 萬元專款用于補助欠發達地區鄉鎮綜合文化站日常活動經費,并設立基層農村文化協管員,由省財政每人每月補助200 元;市財政從今年起每年安排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400 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