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盆地將被建成粵東北優質“米袋子”和“菜籃子”
本報訊(記者 蔣安春)未來5 年,燈塔盆地將建設成以糧油、蔬菜、水果、畜禽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粵東北山區乃至全省的優質“米袋子”和“菜籃子”。
昨日,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規劃( 初稿)(2012-2016)通過了專家評審。記者獲悉,圍繞創建生態型、特色型、服務型、效益型的現代農業示范區,以轉變燈塔盆地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珠三角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為主要目標,以提升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重要支撐,我市將力爭把燈塔盆地建設成生態良好、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現代農業典范,著力探索具有粵東北山區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按照規劃,燈塔盆地將主要發展優質高效糧油、優勢特色水果、高效安全蔬菜、生態高效畜牧水產養殖等四大主導產業。對應這四大產業規劃有四大功能區,并設置一個核心區,其中核心區位于東源縣順天鎮,將打造成該示范區的管理協調、科技孵化、創業實驗、科普示范、信息交流、物流集散、科技服務中心。
專家們認為,規劃提出了“一個核心區四個功能區”的總體布局,既符合實際,又富于創意。通過建設核心區,集中優勢和職能,引領示范區現代農業發展,四大功能區對應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業集中、優勢突出。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建設燈塔盆地就是河源人的夢想,現在這個夢想終于開始起航。”市委副書記黃建中說,燈塔盆地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富饒、設施完善,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理想之地,希望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能盡快起步,成為我市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建設農業強市、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主戰場。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