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會議提出要把人情社會變成法治社會
本報訊(記者 吳志堅)昨日,市長彭建文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上指出,河源今后的依法行政工作,要努力把人情社會變成法治社會,為加快轉型升級和提升軟實力提供法治支撐,使善政善治的政務環境成為河源繼生態優勢、資源優勢之后的又一發展優勢。
在河源推進“四大戰略”,實現 “三大崛起”中,如何加強依法行政工作?彭建文指出,要著眼于加快轉型升級,大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河源加快轉型升級要謀善治,努力促使人情社會向法治社會轉變;要著眼于深化改革,積極轉變職能打造“小政府”、“強政府”。政府職能轉變就是要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切實管好。比如公民和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社會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自律解決等事項,除法律有規定外,政府不要橫加干預。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事業則要大力發展。要著眼于提高執行力,實現依法行政與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機統一。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與能動執法、創造性適用法律結合起來,圍繞全市工作重點,主動出擊、高效執行;要著眼于隊伍建設,鍛鑄一支一心為民執法為公的善政鐵軍。若出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失職瀆職、違法行政等行為,要嚴肅追究當事人和相關領導的責任。
彭建文強調,河源今后的依法行政工作,要借鑒打擊“三違四搶” 的成功經驗,拿出更大的膽識和智慧,著力加強法治建設,完善地方立法,深化依法行政,推進公正司法,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產權、合法經營和合法權益,努力把人情社會變成法治社會,為加快轉型升級和提升軟實力提供法治支撐,使善政善治的政務環境,成為河源繼生態優勢、資源優勢之后的又一發展優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