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局致力于科技創新助農業升級
農業科技創新是2012 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關鍵詞。對于河源而言,加快構建現代生態農業產業體系,科技創新尤為重要。“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種科技可以改變一個格局!笔修r業局局長葉春球說,資源與生產要素的剛性約束決定了今后我市農業發展的出路在于科技創新。
這一認識,源于對現代生態農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業發展現狀的科學判斷。葉春球說,具體而言,河源耕地有限、保護好優良生態環境的壓力大,資源對農業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劇。同時,農村大量勞動力轉移外出,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空間逐漸縮小。“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就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他說。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將加強與省級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爭在農業重點產業領域的新品種、新技術上有所突破。“我們將宣傳推廣我市農牧漁63 個主導品種和20 項主推技術!比~春球說,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可增強農產品供給能力,豐富市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
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尤其是基層農技體系建設,是解決好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關鍵。葉春球說,今后我市將加快健全鄉鎮農業公共服務機構,繼續完善36 個鎮級農技推廣隊伍建設。
此外,農業部門將著力培養一批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熟練操作現代農機和運用先進農業技術的新型農民,著力解決將來“誰來種地”的問題。
上述這些關于農業科技創新的藍圖,其實施的主戰場是我市的燈塔盆地。“作為國家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燈塔盆地將成為現代農業的發動器、創新園和風向標!比~春球說,我市正積極推進示范區與省農科院、華南農大、華大基因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以首席專家為龍頭、農技人員為骨干,社會化推廣人員為補充的“三級聯動”新型農技推廣體系,著力培育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孵化器。
本報記者 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