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職院積極實踐“教學工廠”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這是目前大多職業院校堅持的辦學理念。記者從河源職業技術學院了解到,該校正在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即 “教學工廠”。
“教學工廠”是一種將先進的教學設備、真實的企業環境引入學校并與學校教學有效融合,形成學校、實訓中心、企業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模式。河職院校長劉安華說,根據“教學工廠”校企雙規并行人才培養模式理念,該校將系統設計、實施課堂教學與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探索建立“校中廠”實踐教學基地。
除了“校中廠”,與企業共建共享校內外實訓基地也是重要一環。劉安華說,目前,學校已經與對口的企事業單位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全校38 個專業均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總數達210 多家,此外,已建成豐達電容車間、萬綠湖旅行社大學城營業部等12 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在教學模式上,河職院顛覆傳統學科本位課程體系,構建了“做學教”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即先 “做”后“學”再“教”。“這個體系以做為主,做是學的出發點,也是教的基礎和目的!眲踩A說,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做事,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把事情做好。
同時,針對我市農村基礎教育較薄弱、農村小學教師總體素質和能力急需提高的實際,河職院還在全省率先啟動了“頂崗實習,置換培訓”的工作,其主要內容是由學校畢業生頂崗實習支教,對那些置換出來的農村小學教師進行短期的免費脫崗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小學語文、數學和英語新課程教學技能,以及普通話、教育學、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等。
記者了解到,自2008 年以來,該校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達1000 多人,為被頂替下來的小學教師提供培訓服務累計4000 多人次。 “現在,這個模式得到了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并已經在全省推廣! 劉安華說,按照計劃,“頂崗實習,置換培訓”將在今后覆蓋全市一百多個鄉鎮。
本報記者 蔣安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